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经济与金融管理
    中国新能源汽车10年推广效果研究:空间效应视角
    刘颖琦, 宋泽源, 高宏伟, 冯瑞虞
    2023 (3):  3-16. 
    摘要 ( 301 )   PDF(1570KB) ( 352 )  
    过去1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关注下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清晰地透视全国城市层面10年的产业推广效果,本文采用2018年全国296个城市的数据,基于空间视角,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效果的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分别从两个层面即示范与非示范城市、五大典型城市群,实证考察了城市政府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城市科研能力等主要因素对新能源汽车在全国的推广效果。研究发现,无论是示范城市还是非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都与经济发达程度相关,但在示范城市中的显现性更高;在五大城市群中,研发能力和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其他因素的影响效应差异性大。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在竞争格局下,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和建构产业体系,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更多地应该是从区域视角,充分发挥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最终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城市、城市群和全国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及市场推广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风险投资基金管理者背景特征对基金表现的影响研究
    王丹, 张慕松, 高皓
    2023 (3):  17-29. 
    摘要 ( 159 )   PDF(1298KB) ( 235 )  
    本文以2007—2011年期间成立的风险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基金管理机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工作背景对基金表现的影响。本文发现基金管理者的政府工作经历、金融行业相关工作经历及其他VC或资产管理类公司的从业经历会对项目退出比例产生正向影响,但只有政府工作经历才能显著提升项目的IPO比例;在进一步区分上市地点后发现,金融领域的工作经验会对投资项目海外上市提供帮助,这综合说明了风险投资基金管理人不同工作背景对项目退出可能发挥的帮助作用。此外,本文还将风险投资基金按照是否有政府引导资金参与进行分类,发现政府工作背景对普通民营基金业绩表现的影响更大,而金融从业经历对两类基金的退出表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产函数模型如何体现数字经济特征:综述与展望
    刘颖, 杨璐铭, 李思瑞, 吕本富, 彭赓, 张晨
    2023 (3):  30-38. 
    摘要 ( 232 )   PDF(1279KB) ( 307 )  
    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函数模型是研究数字化进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导宏微观各层面数据收集、实证分析和政策制定的一种基本模型工具,如何在生产函数模型中体现数字经济的特征已然成为相关模型建构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现有文献主要关注的数字技术和数字商品两方面的数字经济特征出发,重点梳理在产品生产过程、知识生产过程中引入数字技术的模型设定,以及数字商品生产的模型建构的相关文献;同时针对各类模型在现有研究中的主要应用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就现有模型的改进方向以及中国背景下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形视角下的加密货币投资组合:牛熊市效果比较
    曹广喜, 谢文浩
    2023 (3):  39-48. 
    摘要 ( 140 )   PDF(1512KB) ( 166 )  
    本文主要以比特币、瑞波币和莱特币为研究对象,运用多重分形投资组合模型进行加密货币的组合投资,进一步研究了牛市和熊市投资组合效果的差异,采用收益、风险和夏普比率三个指标对投资组合进行样本内预测和样本外效果检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期,各单一加密货币以及两两加密货币之间均表现出了标度效应、多重分形特征,且牛市期间长记忆特征更强。在全样本、牛市和熊市期间,不同波动幅度、不同时间尺度下多重分形投资组合模型与传统的投资组合模型相比能够显著地分散风险,并且牛熊市期间多重分形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显著向左移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适当的标度q下,多重分形投资组合模型在牛市和熊市均能取得最优的投资组合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股市对中国股市风险溢出的叠加效应研究——基于FNAC-ΔCoES模型
    曹洁, 雷良海, 雷其然
    2023 (3):  49-60. 
    摘要 ( 97 )   PDF(1464KB) ( 159 )  
    为了考察多个国际股票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溢出的叠加效应,将二维ΔCoES拓展至多维ΔCoES,并基于完全嵌套阿基米德Copula(FNAC)推导出多维ΔCoES的显式解,同时给出了风险溢出叠加效应的度量公式和显著性检验方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国际股市同时发生风险时,对中国股市的风险溢出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的叠加效应,但这种叠加效应不一定会随着陷入风险的国际股市数量的继续增多而持续加强;此外,通过对比不同国际股市组合下的风险溢出叠加效应发现,欧洲股票市场对叠加效应的影响相对更大;最后,鲁棒性检验结果显示,FNAC-ΔCoES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与创业管理
    团队内领地行为如何降低团队创新效率:团队知识隐藏的中介作用和道德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程豹, 夏天添, 罗文豪
    2023 (3):  61-70. 
    摘要 ( 172 )   PDF(1319KB) ( 219 )  
    聚焦于团队内领地行为这一概念,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分别引入团队知识隐藏作为中介变量和道德型领导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团队内领地行为对团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边界。通过对165家小型IT企业的590个团队的上下级配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团队内领地行为对团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团队知识隐藏在团队内领地行为与团队创新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道德型领导在团队内领地行为与团队知识隐藏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4)道德型领导还可以显著调节团队内领地行为通过团队知识隐藏对团队创新效率的间接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团队认知多样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汤敏慧, 郑石, 严鸣, 董峰
    2023 (3):  71-82. 
    摘要 ( 231 )   PDF(1372KB) ( 294 )  
    以往关于团队认知多样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资源信息与认同分类的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缺陷和内在的逻辑缺失。本文基于吸收能力理论,进一步探讨团队吸收能力在该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仁慈领导的调节作用。通过对84位团队领导和350名团队成员配对数据的跨层分析发现:团队认知多样性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强团队的吸收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创新绩效。此外,当仁慈领导水平较高时,团队认知多样性对团队吸收能力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却会削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双元网络与创新绩效——一个有调节的中介
    王海花, 周洁, 郭建杰, 赵鹏瑾, 周位纱
    2023 (3):  83-91. 
    摘要 ( 115 )   PDF(1281KB) ( 208 )  
    本文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分析了由合作网络和知识网络构成的双元网络在两者间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度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网络位置在两者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知识网络密度会调节适宜度对合作网络位置的影响及合作网络位置在适宜度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城市在区域创新背景下发挥自身知识资本优势,谋求合作网络优势位置以提升创新绩效提供给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孵化产业发展对区域技术创新进步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田颖, 朱莹, 赵袁军
    2023 (3):  92-104. 
    摘要 ( 75 )   PDF(1613KB) ( 121 )  
    科技孵化产业发展成为鼓励地方探索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地区创新体系建设中重要的着力点。从发展规模、能力和潜力三方面构建孵化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孵化产业发展能力和差异进行测定。以2011—2018年全国各省份数据为样本,探究孵化产业发展对区域技术创新进步的影响、区域政策水平与区域创新开放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区域创新活跃度的二级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8年产业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东部处于领先水平,西部平均增长率最高;产业发展加快区域技术创新进步;区域政策水平正向促进二者关系;区域创新活跃度越高,越能弱化区域创新开放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负向影响。文章为探究孵化产业加快区域技术创新进步的路径,缩小东、中、西部产业发展差距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贸易开放是否能助力区域绿色创新?——基于双向FDI的动态调节
    韩先锋, 宋文飞, 李勃昕
    2023 (3):  105-115. 
    摘要 ( 94 )   PDF(1298KB) ( 181 )  
    本文阐释了贸易开放与双向FDI联动影响区域绿色创新的内在机制,并基于中国2004—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及门槛计量技术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区域绿色创新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且这种抑制效应呈现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演化特征;双向FDI是改善贸易开放与绿色创新现实窘境的重要“调控器”,OFDI和IFDI分别对贸易开放的绿色创新效应存在“U”型和倒“U”型异质动态调节机制;高强度OFDI和较低强度IFDI的最优组合策略能根除贸易开放对区域绿色创新的消极影响,而低强度OFDI和高强度IFDI的次优组合策略则可弱化贸易开放对区域绿色创新的负面冲击;现阶段推动双向FDI与贸易开放融合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区域绿色创新,但持续加大OFDI强度更有助于释放贸易开放的绿色创新红利,而盲目加大IFDI强度则会适得其反;双向FDI的动态调节效果存在显著空间差异现象,在不同地域上存在“倒逼效应”和“纠偏效应”交替演化的差异化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技术群间关系耦合与网络抗毁性:一个中介效应研究
    李莉, 吕一博
    2023 (3):  116-124. 
    摘要 ( 89 )   PDF(1267KB) ( 145 )  
    多变的技术环境下,技术群作为产业创新网络内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已备受关注。学者们指出技术群间交互与创新网络平稳运行的关系存在分歧,且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明晰技术群间的关系耦合对网络抗毁性的影响及结构同质性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机制,以新能源产业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USPTO数据库获得的专利数据,构建2005—2018年的138个专利引用网络,通过执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来验证假设。结果发现,技术群间的关系耦合强度与网络抗毁性之间呈倒U型关系,结构同质性显著负向影响网络抗毁性,且结构同质性在技术群间关系耦合与网络抗毁性的影响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揭示结构同质性的部分中介传导效应,研究有助于增强对创新网络平稳运行内在机理的理解,而且对抗毁性视角下调控技术群间耦合活动、网络趋同连接倾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匹配视角下创新可占有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王圣君, 王雷, 张悦, 朱莹
    2023 (3):  125-135. 
    摘要 ( 130 )   PDF(1467KB) ( 135 )  
    基于创新可占有性二元分析框架,本研究构建了对手吸收能力、独占性机制和创新绩效匹配关系模型,并检验了环境波动性的调节效应。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中国长三角地区297家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多项式回归结合响应面分析技术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对手吸收能力和独占性机制越一致,企业创新绩效水平越高;一致情况下,对手吸收能力强—独占性机制强更容易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不一致情况下,对手吸收能力弱—独占性机制强更容易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不同环境波动情境下,技术波动性反向调节对手吸收能力和独占性机制间匹配关系;市场波动性正向调节对手吸收能力和独占性机制间匹配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
    在线知识社区中用户付费行为的发展轨迹: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的研究
    马玲, 丁枫, 李嘉
    2023 (3):  136-147. 
    摘要 ( 107 )   PDF(1393KB) ( 174 )  
    在线知识社区内知识付费产品得以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用户付费行为的持续性。但是,用户的付费意愿和付费行为,在与知识产品以及社区交互的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因此,了解用户付费行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对社区内用户的付费行为进行纵向分析,刻画用户付费行为的发展轨迹,并根据发展轨迹的异质性识别社区内存在的用户亚群(谨慎型用户、领先型用户和学习型用户)。研究结果有助于管理者理解付费知识社区中不同亚群用户的角色、行为特征和演化特点,优化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稀疏共享的多门混合专家下一个兴趣点推荐算法
    康来松, 刘世峰, 宫大庆
    2023 (3):  148-159. 
    摘要 ( 108 )   PDF(1947KB) ( 114 )  
    下一个兴趣点(next POI)推荐指的是预测用户在特定时间段内将访问的下一个兴趣点。用户出行模式受到异构的上下文因素影响,包括连续值(例如地理距离、时间间隔)和离散值(例如社交状况、星期状况)。本文采用稀疏共享的结构来产生专家网络,并采用多门混合专家模型来实现多个目标任务之间的参数共享。本文基于多任务学习对用户的多种类型行为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共享的多门混合专家模型。首先,使用稀疏共享结构针对每个目标任务从基础网络中生成对应的专家网络,并采用迭代幅度剪枝法选择专家网络。其次,多门混合专家模型采用专家网络作为输入层,每个专家网络对于输入信息的处理具有不同的侧重,并采用多个门网络对任务目标进行专家网络的共享选择。最后,基于真实数据集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评估,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及将多任务学习和稀疏结构共享应用于下一个兴趣点推荐的前景。文章最后也提出了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场营销
    越多总是越好吗?顾客契合行为对顾客非理性行为的影响
    陈舒萍, 韩小芸, 方淑杰
    2023 (3):  160-171. 
    摘要 ( 164 )   PDF(1584KB) ( 187 )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顾客契合行为的产生,顾客契合行为逐渐得到学术界的关注。顾客契合行为可分为正面契合行为与负面契合行为,现有的大量文献表明,顾客的正面契合行为会对企业产生积极影响,而探究顾客正面契合行为消极影响的研究却非常少见。本文基于道德许可理论,研究顾客正面契合行为与顾客非理性行为的关系,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心理特权的中介作用和心理距离的调节作用。同时,运用实地调研法和实验法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顾客的正面契合行为会引发顾客非理性行为。(2)顾客心理特权在顾客正面契合行为与顾客非理性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顾客心理距离对顾客心理特权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即顾客感知心理距离越近,顾客心理特权的中介效应越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消费者配送时间敏感度的外卖平台盈利模式选择
    侯泽敏, 綦勇, 李文龙
    2023 (3):  172-182. 
    摘要 ( 133 )   PDF(1361KB) ( 177 )  
    平台盈利模式对平台竞争至关重要。本文在双边市场竞争模型中引入消费者配送时间敏感度,构建基于单边和双边收费策略下的接入费模式和两部制收费模式形成的四种盈利模式下的外卖平台、外卖商家和消费者博弈框架,揭示外卖平台最优盈利模式选择及临界条件。结果表明:外卖平台选择单边还是双边收费策略,取决于平台对商家的收费模式以及消费者市场竞争强度;外卖平台最优盈利模式取决于平台匹配能力、市场竞争强度、消费者配送时间敏感度、商家对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以及平台抽成比例。在平台匹配能力较弱且抽成比例较低时,单边收费策略下的接入费模式最优。在平台匹配能力较强或较弱但抽成比例较高时,若消费者市场竞争强度较高,单边收费策略下的两部制模式最优;若消费者市场竞争强度较低,双边收费策略下的两部制模式最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的团购市场系统动力学仿真
    祁玉青, 赵田东杰, 赵兴雷
    2023 (3):  183-195. 
    摘要 ( 83 )   PDF(2192KB) ( 108 )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 211816)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除受价格、品牌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其所接收信息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更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过程。实践中,消费者对所接收信息的处理过程如何影响其购买决策,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从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视角出发,以团购消费者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团购市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及预测团购及非团购消费者规模、人均团购及非团购消费额等指标在30年(2006—2035年)间的发展。研究发现:(1)社群营销效果正向影响团购消费者的增长速率,并且缩短了团购规模达到峰值的时间,广告效果能缩短团购规模达到峰值的时间;(2)降低商品价格、提升商家信誉、增加商品种类和提高服务水平能够增大非团购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接收度,从而促进消费额的增长;(3)团购成功率正向影响团购平台规模和人均团购消费额。研究结果丰富了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范畴,为网络平台和企业充分认识团购发展和调整营销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参与型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组织支持感与下属默契的跨层链式中介作用
    乔永胜, 乔日升, 陈丽红
    2023 (3):  196-206. 
    摘要 ( 215 )   PDF(1345KB) ( 371 )  
    基于路径目标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通过对673名员工和63个团队领导的配对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探索组织支持感与下属默契在参与型领导和团队绩效之间的跨层链式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参与型领导与组织支持感、下属默契显著正相关;组织支持感与下属默契显著正相关;组织支持感、下属默契与团队绩效显著正相关;组织支持感与下属默契在参与型领导和团队绩效之间起到跨层链式中介作用。最后对研究结果展开讨论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格、职业环境与工作满意度:基于匹配视角的实证研究
    朱惠, 翁清雄
    2023 (3):  207-219. 
    摘要 ( 190 )   PDF(1454KB) ( 223 )  
    本研究基于人与环境的匹配理论,检验职业环境对人格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的影响。为了解决过去职业环境分类要么过于具体要么过于抽象的问题,研究一基于Holland职业兴趣-环境模型,通过潜在剖面分析,发现纳入的376种职业可分为综合管理型、实物操作型、研究分析型和内容表达型四种类别。研究二在研究一得到的四个职业类别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同职业类别中人格对工作满意度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管理型职业中,外向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程度越高,经验开放性越低,工作满意度越高;实物操作型职业中,外向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程度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研究分析型职业中,情绪稳定性程度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内容表达型职业中,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程度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管会“攀比”薪酬吗?——来自国有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
    李馨子, 牛煜皓
    2023 (3):  220-231. 
    摘要 ( 157 )   PDF(1291KB) ( 201 )  
    如何完善高管激励机制是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已有文献更多关注绝对薪酬的作用,却忽视了相对收入变化的影响。当相对收入下降时,高管是否有动机和能力调整薪酬水平?本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存在“薪酬攀比”现象,即公司高管观察到同一集团内其他企业高管的薪酬上涨之后,会在下一年度显著提升自己的薪酬。进一步分析表明,当高管的攀比动机更高、议价能力更强、企业内外部监督更弱时,攀比现象更严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薪酬攀比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有助于理解新兴经济体中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为更好地激励国有企业高管人员、促进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情感动力模型的金钱情感价值与组织情感承诺关系研究
    樊子立, 马君
    2023 (3):  232-245. 
    摘要 ( 111 )   PDF(1740KB) ( 188 )  
    追求财富与渴望情感并存是现代生活写照。传统观点认为,金钱介入社会生活引发不当激励,导致人们对金钱有着非理性依恋,社会关系趋于工具理性,进而加剧个体工作倦怠和情感耗竭,因而整合金钱与情感的关系是个亟待破解的时代主题。超越传统金钱激励的经济观,基于情感期望理论构建了一个金钱激励的情感动力模型,两项研究设计结果表明,金钱具有情感价值,并通过内部人身份的中介作用影响组织情感承诺,领导组织化身度调节这一中介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幽默特质、心理韧性与团队成员创造力——团队情绪氛围的跨层次调节作用
    戴万亮, 吴洁, 路文玲, 瞿皎姣
    2023 (3):  246-256. 
    摘要 ( 211 )   PDF(1337KB) ( 306 )  
    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员工的积极心理特质正向影响其工作行为。幽默特质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但其影响机理尚不清晰。基于“特质-状态-行为”模型和特质激活理论,利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通过422份配对样本,探讨了团队成员幽默特质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幽默特质积极影响团队成员创造力,心理韧性在其中具有中介效应;团队情绪氛围不仅能够强化幽默特质对团队成员心理韧性的影响,而且能够强化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通过唤醒团队成员幽默特质以提升团队成员创造力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区块链环境下基于产出不确定的供应链融资策略研究
    王道平, 朱梦影, 周玉
    2023 (3):  257-266. 
    摘要 ( 118 )   PDF(1351KB) ( 176 )  
    中小企业往往面临产出不确定的风险,区块链背景下,本文利用定量模型刻画应用区块链技术对产出不确定的预测作用;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度对中小企业生产决策、银行贷款决策以及贷款企业和银行期望利润的影响;利用下侧风险控制模型研究银行考虑风险规避时的授信限额决策。研究表明:贷款企业的计划生产量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度的提高而增加;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制定的贷款额度在一定条件下也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度的提高而增加;银行授信限额决策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度的变化情况与风险容忍度和产出波动的均值有关。贷款企业的期望利润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度的提高先减后增,当供应商产出波动的均值较大时,银行期望利润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预约平台下动态取件路径优化研究
    马艳芳, 杨帆, 周晓阳, 康凯, 李宗敏
    2023 (3):  267-281. 
    摘要 ( 90 )   PDF(2524KB) ( 94 )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提高了预约取件服务水平,其竞争也空前激烈。针对预约取件中运输成本高、客户满意度低等问题,结合实际运营情况,考虑客户模糊时间窗,以总运输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互联网+”预约平台下动态取件路径模型。提出动态遗传算法求解,其中设计节约里程和贪婪插入的初始化编码,采用最小成本交叉操作、自适应交叉率及精英保留策略。基于Taillard、Christophides和Fisher等21个经典基准案例,与其他四种算法对比,改进算法得到15个更好的解,表明其良好的收敛性。最后,对模拟天津实际案例的结果分析和灵敏度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快递企业上门取件服务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SR投入下供应链决策与专利许可合同设计研究——基于三阶段博弈的分析
    金亮
    2023 (3):  282-294. 
    摘要 ( 94 )   PDF(1796KB) ( 119 )  
    本文以专利持有企业、品牌企业以及OEM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品牌企业与OEM的CSR投入行为以及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建立供应链三阶段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设计CSR投入下的最优专利许可合同,考察CSR投入对供应链均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专利持有企业承担CSR情形与品牌企业决策产量及生产价格情形,对原始模式进行拓展。研究发现:专利持有企业会策略性地选择固定收费形式或者双重收费形式的专利许可合同;品牌企业与OEM的CSR投入不会影响专利持有企业对专利许可合同形式的选择,但会导致产品销售价格的降低;CSR投入对各个企业利润的影响取决于市场条件和CSR强度系数,但总是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风险与应急管理
    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资源调度优化研究
    刘亮, 刘晓东, 高天, 林绵端, 郝昱文
    2023 (3):  295-305. 
    摘要 ( 71 )   PDF(1363KB) ( 127 )  
    针对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资源调度模型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区别应急医学救援不同阶段、根据检伤分类结果转运后送伤员的“分阶段分类转运”应急医学救援资源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将救援过程归纳为现场救治和转运后送两个阶段,进一步细分了伤员伤情且考虑了志愿者救援力量。本文以整数规划为基础,使用epsilon约束法结合线性加权法实现模型多目标求解。基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三个赛区的假设算例验证该模型,所有伤员得到成功救治,求解结果具有合理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危机事件中社交媒体辟谣信息发布方式与辟谣效果研究
    夏志杰, 王诣铭, 滕婕, 吴忠
    2023 (3):  306-319. 
    摘要 ( 116 )   PDF(1444KB) ( 112 )  
    为了挖掘危机事件中社交媒体基于众包理念应对谣言传播的潜力,更全面地讨论社交媒体辟谣信息发布方式对公众接受、公众信息行为以及辟谣效果的影响,融合经典信息采纳模型和社交媒体信息行为研究成果,构建反映辟谣信息—辟谣效果两阶段模型,运用多重回归方法,并在新冠疫情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媒介丰度、媒介同步性和社会化线索呈现强度对提升公众对辟谣信息的接受度有正面作用,而高接受度会增强其转发、评论、求证等评价审议行为,并有利于辟谣效果的提升。根据这些结论,为管理机构和社交媒体平台提出了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提升辟谣信息的辟谣效果的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研究
    耗散驱动适应效应:数字化创新的主导逻辑——基于A网约车平台的纵向案例研究
    韩文海, 苏敬勤
    2023 (3):  320-336. 
    摘要 ( 145 )   PDF(1931KB) ( 243 )  
    本研究旨在揭示特定行业情境下数字化创新的主导逻辑,理论聚焦资源整合驱动价值共创与生态进化的路径与机理。基于“情境-过程-结果”框架展开网约车平台“A企业”的纵向案例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情境变迁影响数字生态系统的资源密度与资源液化程度,继而改变系统“信息熵”及企业的战略认知;第二,对创业、规制与转型的不同情境认知,导致资源整合驱动价值共创与生态进化遵循不同的主导逻辑,依次为“熵增逻辑”“熵减逻辑”与“反熵逻辑”;第三,伴随情境变化数字生态系统像生物体一样自组织进化——形成适宜消耗系统外部能量输入的结构并不断释放创生性,形成“耗散驱动适应效应”。上述发现源自经典管理理论假设之外的信息论与系统论对数字化创新主导逻辑的机理解读,丰富并深化服务主导逻辑与创生逻辑研究,为转型经济背景下平台企业数字化创新创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产品导向到生态导向: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基于大疆的纵向案例
    周常宝, 冯志红, 林润辉, 王玲玲, 张言方
    2023 (3):  337-352. 
    摘要 ( 238 )   PDF(1543KB) ( 364 )  
    本文旨在探究高科技企业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时,如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持续提升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情境-结构-能力理论分析框架,本文根据生态系统结构观和演化观的整合观点,采用资源编排理论,以大疆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与演化过程为案例,将其分为诞生、扩张和领导三个阶段,探究大疆知识网络与商业网络的互动关系,并构建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模型。研究发现:第一,知识网络和商业网络的动态相互适应促进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涌现;第二,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经历从产品创新,到基于模块化的软硬件技术集成,再到技术平台开放的演化过程。研究结论对培育和构建我国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