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耀明,史忠良.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比分析[J].企业经济, 2011,30(2):107-109 [2] 程广宇.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及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 2011,(9):78-81 [3] 陈柳钦.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盘点[J].汽车工业研究, 2012,(3):14-21 [4] 孙俊秀,陈洁,殷正远.美日欧新能源汽车政策辨析及启示[J].上海管理科学, 2012,34(2):63-66 [5] 汪沁,张露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与评价[J].经营与管理, 2013,(11):57-61 [6] 王静宇,刘颖琦,Kokko A."十城千辆"示范工程政策与效果比较研究[J].科学决策, 2012,(12):1-14 [7] 刘兰剑,陈双波.基于多回路竞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3,31(5):41-45 [8] 王海啸,缪小明.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补贴的博弈研究[J].软科学, 2013,27(6):29-32 [9] 陈麟瓒,王保林.新能源汽车"需求侧"创新政策有效性的评估--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36(11):15-23 [10] 马亮,仲伟俊,梅姝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问题研究[J].软科学, 2018,32(4):26-30 [11] 周燕,潘遥.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交易费用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 2019,35(10):133-149 [12] 杜莎.宝马、大众等德国车企加大布局电气化背后的逻辑[J].汽车与配件, 2019,(23):30-31 [13] 赵黎.国内部分车企智能网联战略规划[J].汽车纵横, 2019,(6):32 [14] 谢志明,张媛,贺正楚,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15,(9):127-141 [15] 欧阳明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展望[J].科技导报, 2016,34(6):13-20 [16] 刘颖琦.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中企业-大学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管理世界, 2011,(6):182-183 [17] 张洁,冷民.美日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的组织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26(5):543-551 [18] 欧阳明高.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回顾与展望[J].科学中国人, 2017,(4):18-21 [19] 张厚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科学管理研究, 2018,36(6):58-61 [20] 杨帆,孔方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及供求现状[J].上海汽车, 2014,(9):3-8 [21] 抄佩佩,万鑫铭,吴胜男,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专利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3,27(8):18-25 [22] 李苏秀,刘颖琦,王静宇,等.基于市场表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剖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26(9):158-166 [23] 刘颖琦,王静宇,Kokko A.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的政策与商业模式创新:全球经验及中国实践[J].中国软科学, 2014,(12):1-16 [24] Geng Y., Ma Z., Xue B., et al. Co-benefit Evaluation for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ector--A Case of Shenyang, Chin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3,(58):82-91 [25] Gong H., Wang Q., Wang H.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Policies, Demonstration, and Progress[J]. Mitigation&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2013,2(18):207-228 [26] 潘浩.基于低碳交通发展的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策略研究--以深圳为例[J].汽车工业研究, 2015,(6):14-19 [27] 王萌.北京市电动汽车系统服务商业模式创新[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28] 李苏秀,刘颖琦,Kokko A.新能源汽车产业公众意识培育策略--北京数据与国际经验[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9(3):57-66 [29] 姜爱华,生享璐.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及引导政策研究[J].财政科学, 2017,17(5):12-26 [30] 王颖,李英.基于感知风险和涉人程度的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3,32(5):863-872 [31] Han W., Zhang G., Xiao J., et al. Demonstrations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4,25(19):13859-13872 [32] 熊勇清,黄恬恬,李小龙.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实施效果的区域差异性--"购买"和"使用"环节政策比较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29(5):71-78 [33] Agency I. E.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World Energy Outlook Special Report[R].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Paris, 2015 [34]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 1998,(6):5-12 [35] 秦佳,李建民.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 2013,37(2):25-40 [36] Mau P., Eyzaguirre J., Jaccard M., et al. The 'Neighbor Effect':Simulating Dynamics in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New Vehicle Technologie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1(68):504-516 [37] Sang N., Bekhet A. Modelling Electric Vehicle Usage Intentions:An Empirical Study in Malaysi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5,(92):75-83 [38] 刘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效应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 2017 [39] 李华晶,郑娟,和雅娴.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关系[J].中国科技论坛, 2017,(1):76-81 [40] 吕涛,展惠,王岩,等.去补贴背景下城市出租车电动化转型系统动力学仿真[J].系统工程, 2020,38(4):103-114 [41] 刘鹏,张运峰.产业集聚、FDI与城市创新能力--基于我国264个地级市数据的空间杜宾模型[J].华东经济管理, 2017,31(5):56-65 [42] 李兰冰,刘秉镰."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展望[J].管理世界, 2020,36(5):3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