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经济与金融管理
    基于商业银行绩效视角的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研究
    史燕丽, 刘玉廷, 孙园园
    2017 (5):  3-13. 
    摘要 ( 243 )   PDF(1076KB) ( 744 )  

    本文以2009Q1-2015Q3的17家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水平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以及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水平的差异程度。得出如下结论:定性和定量流动性风险披露水平与银行绩效呈U型关系,并且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要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由此表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及存款者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银行经营管理及风险概况,使其做出合理决策,进而影响银行绩效及银行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证券分析师“变脸”行为会增加股票特质波动率吗?
    戴方哲, 尹力博
    2017 (5):  14-22,130. 
    摘要 ( 208 )   PDF(1607KB) ( 750 )  

    在资本市场中,分析师预测存在“变脸”行为,即分析师的预测会随着股价走势的波动而波动。本文将市场状况(牛市与熊市)、分析师地位(明星与非明星)以及股票性质(成长股与价值股)三者进行配对组合,研究在不同配对组合下分析师预测“变脸”行为对股票特质波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牛市中,分析师目标价一致预测“变脸”行为和明星分析师盈利预测“变脸”行为对成长股和价值股的特质波动率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2)在熊市中,分析师目标价一致预测“变脸”行为和明星分析师盈利预测“变脸”行为对成长股均没有显著影响,而分析师目标价一致预测“变脸”行为对价值股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明星分析师盈利预测“变脸”行为对价值股没有显著影响;(3)非明星分析师盈利预测“变脸”行为对股票特质波动率没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于深入了解股票特质波动率影响因素以及分析师预测影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与创新管理
    企业社会资本、技术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熊捷, 孙道银
    2017 (5):  23-39. 
    摘要 ( 271 )   PDF(1228KB) ( 869 )  

    技术知识获取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环节,而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获取科研机构技术知识的重要促进因素。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产学研合作管理实践,构建了企业各维度社会资本对技术知识获取及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对151家北京地区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了企业社会资本、技术知识获取、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逻辑。研究结果表明:显性技术知识获取与隐性技术知识获取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关系数量、关系强度以及共享目标对显性技术知识获取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强度、信任及共享目标对隐性技术知识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显性技术知识获取及隐性技术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能力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和隐性技术知识获取对产品创新绩效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显性技术知识对产品创新绩效影响不明显。我们建议产品创新导向的企业在与科研机构合作过程中,要更加注重隐性技术知识的获取,并通过强化关系强度、信任、共享目标等措施促进隐性技术知识获取进而提高产品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外专利布局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2002-2014年国别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青, 钟祖昌
    2017 (5):  40-51. 
    摘要 ( 300 )   PDF(1106KB) ( 1177 )  

    本文利用2002-2014年中国对44个东道国直接投资和中国在东道国的专利申请数据,实证分析了海外专利布局及其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海外专利布局数量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三种类型的专利布局中,发明专利布局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最大。(2)后金融危机时期,海外专利布局的影响效应要明显小于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时期。(3)海外专利布局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滞后第3年影响效应达到最大值。(4)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企业海外专利布局中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环境因素对科技型企业规模的影响研究——组织学习和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
    邹国平, 郭韬, 任雪娇
    2017 (5):  52-63. 
    摘要 ( 179 )   PDF(1202KB) ( 1020 )  

    基于资源基础论、知识基础论和知识管理思想,构建了区域环境因素、组织学习三阶段要素、智力资本和科技型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对436位科技型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区域环境因素对科技型企业规模的内在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环境因素对科技型企业规模同时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和间接促进作用,间接作用路径包括三条:一是以信息获取、智力资本为中介因素正向影响企业规模;二是以信息分发、智力资本为中介因素正向影响企业规模;三是以信息获取、信息分发、智力资本为中介因素正向影响企业规模,信息解释在间接作用路径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情绪和谐还是情绪失调更有利于员工提高绩效?——基于领导者情绪劳动的实验研究
    杨琛, 李建标
    2017 (5):  64-74. 
    摘要 ( 261 )   PDF(1200KB) ( 1071 )  

    本文以情绪即社会信息模型为理论框架,基于内心状态观点的领导者情绪劳动(领导者情绪和谐/失调),将差序式领导作为本土化的情境因素引入领导者情绪劳动与员工绩效关系的研究中,借助公共物品博弈实验,采用领导者情绪劳动与员工类型2×2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了领导者情绪劳动影响员工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对高效率员工而言,领导者情绪和谐有利于其提高绩效,领导者情绪失调会降低其绩效,并且,员工的情感反应具有中介作用,“自己人”员工的情感反应更强,低认知动机的员工更倾向于提高绩效;对低效率员工而言,领导者情绪和谐有利于其提高绩效,领导者情绪失调会降低其绩效,其中,员工的绩效推断具有中介作用,“自己人”员工推断加工程度更强,高认知动机的员工更倾向于提高绩效。最后,对领导者的情绪管理、情感治理、关系治理及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隐领导原型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机制——领导信任的中介效应和上下级沟通频率的调节效应
    张祥润, 王宗水, 时勘, 赵红
    2017 (5):  75-86. 
    摘要 ( 300 )   PDF(1169KB) ( 947 )  

    本研究以10家制造业企业中的216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探讨了领导实际行为与内隐领导原型的差距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并检验了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和上下级沟通频率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实际行为与内隐领导原型的差距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领导实际行为与内隐领导原型的差距对领导信任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领导信任对领导实际行为与内隐领导原型的差距影响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过程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上下级沟通频率在领导实际行为与内隐领导原型的差距与领导信任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享型领导的概念、测量与作用机制
    蒿坡, 龙立荣
    2017 (5):  87-101. 
    摘要 ( 379 )   PDF(1375KB) ( 2516 )  

    随着组织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以及团队管理的流行,共享型领导这一水平的、非正式的、分布于团队成员之间的集体领导力模式开始受到大量学者和管理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现有共享型领导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明确了共享型领导的理论起源、概念内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和测量方法;了解了共享型领导形成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证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共享型领导的双元模型;最后提出了共享型领导对组织管理实践的启示,总结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决策框架、心理距离对个体间合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郑君君, 蔡明, 李诚志, 邵聪
    2017 (5):  102-109. 
    摘要 ( 312 )   PDF(1133KB) ( 1186 )  

    本文基于解释水平理论的观点探讨了决策框架与心理距离对个体间合作行为的影响。通过采取2(给予型框架、索取型框架)×2(心理距离近、远)的实验设计以及方差分析的实证方法,探讨了决策框架、心理距离对合作行为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心理距离对框架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决策框架与心理距离均会影响个体间合作行为:给予型框架比索取型框架更有利于合作的产生;且个体在心理距离越近时的合作意愿更高。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心理距离会对框架效应产生影响,心理距离越远,框架效应越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谦卑型领导与员工抑制性建言的关系研究
    张亚军, 张金隆, 张军伟, 崔利刚
    2017 (5):  110-119. 
    摘要 ( 336 )   PDF(1099KB) ( 1116 )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谦卑型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的作用机理,重点分析建言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中庸思维的调节作用。选择企业员工及其直接主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层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调查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谦卑型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有正向影响;建言效能感在谦卑型领导与员工抑制性建言之间起中介作用;中庸思维负向调节谦卑型领导与员工抑制性建言之间的关系,员工中庸思维越高,谦卑型领导与抑制性建言的正向关联越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差异化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
    冯彩玲
    2017 (5):  120-130. 
    摘要 ( 265 )   PDF(1156KB) ( 943 )  

    以往关于组织层变革型领导与组织中个体的交互影响研究比较缺乏。本文基于多重连接领导理论,选取两个重要的组织变量-企业家导向和组织创新气氛,通过上下级一比多配对取样,探讨了差异化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组织一致性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个体差异性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2)企业家导向是组织一致性变革型领导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跨层次的完全中介变量;(3)组织创新气氛对个体差异性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负向调节效应显著。研究结果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差异化变革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效应机制,还有利于管理者采取切实的措施,有效地管理员工的创新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与战略管理
    项目组织中发包人风险分担对承包人行为的影响——承包人信任与被信任感的并行中介作用
    王雪青, 许树生, 徐志超
    2017 (5):  131-142. 
    摘要 ( 238 )   PDF(1139KB) ( 698 )  

    项目绩效的持续改善不仅要求承包人完成角色内行为,而且需要激发其角色外行为。然而,现实中发包人以风险分担为依托的激励方式侧重于经济激励,偏废承包人的社会人属性需求,阻碍了风险分担激励作用的发挥。本研究基于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及社会交换理论,引入承包人被信任感与承包人信任两个概念,以期打开发包人风险分担对承包人激励作用路径的黑箱。来自149名承包人的实证结果表明:发包人风险分担正向影响承包人角色内行为与角色外行为;承包人被信任感在发包人风险分担与承包人行为关系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发包人风险分担与承包人信任弱相关,但承包人信任有助于促进承包人角色内行为与角色外行为的产生。理论上,本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项目组织中承包人激励的认知;实践上,为增强对承包人的激励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厘定与量表开发——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齐丽云, 李腾飞, 尚可
    2017 (5):  143-152. 
    摘要 ( 526 )   PDF(1056KB) ( 1540 )  

    本研究以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和GRI 4.0标准所提出的核心主题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八个维度:劳动实践、经济、人权、公平运营、消费者问题、责任治理、环境、社区发展。采用文献研究、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203家企业进行调研并获得相应的数据,采用SPSS和LISREL等社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开发出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企业社会责任量表,并对被剔除题项进行深入剖析。量表的开发为企业社会责任领域量化研究提供了工具基础,为企业化责任为创新动力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方向,为政府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了范围和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作管理
    同一企业内软件产品间共生模式的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基于质参量兼容的扩展Logistic模型
    孙冰
    2017 (5):  153-164. 
    摘要 ( 198 )   PDF(1260KB) ( 752 )  

    同一企业内软件产品间的共生现象已成为网络经济时代软件企业发展的一种新特征。本文基于质参量兼容的扩展Logistic模型构建了同一企业内软件产品间共生模式的理论模型;通过对腾讯公司的即时通讯软件产品——QQ和微信的MAU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真实数据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判定和总结了不同发展阶段两个软件产品间的共生模式和演化规律,并对其共生模式演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王春豪, 张杰, 马俊
    2017 (5):  165-174. 
    摘要 ( 346 )   PDF(1096KB) ( 1004 )  

    本文以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造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了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深入实施精益库存管理的企业绩效与一般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深入实施精益库存管理的企业绩效更高。精益库存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形关系,存在精益库存管理的适度区间,适度实施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最为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行业差异性,行业规模、毛利率是影响行业差异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中韩集装箱码头运营效率的比较研究
    鲁渤, 汪寿阳
    2017 (5):  175-182. 
    摘要 ( 231 )   PDF(1117KB) ( 1296 )  

    东北亚港口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无论从港口条件还是地理位置,甚至政策影响来看,中、韩两国港口的竞争更具代表性和重要性,是东北亚区域港口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无需指定投入、产出间的特定技术函数关系,适合港口服务这样具有较复杂投入、产出关系的决策单位的效率评价。因此,本文综合运用DEA-CCR、DEA-BCC和DEA-Super-Efficiency三种衍生模型,分析比较中韩两国31个主要集装箱码头的运营效率。研究表明,31个集装箱码头的平均效率值为0.783,存在资源浪费,保持现有生产资源不变,还可提高产出1.28倍。并且,中国集装箱码头的总效率高于韩国,而韩国集装箱码头的资源使用效率高于中国。此外,本研究涉及到的小型集装箱码头规模报酬呈现出递增状态,未达到饱和,仍有提升空间。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港口公司与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运营与规划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务合作双渠道供应链中的价格和服务策略
    杨浩雄, 孙丽君, 孙红霞, 刘淑芹
    2017 (5):  183-191. 
    摘要 ( 230 )   PDF(1260KB) ( 774 )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网络直销渠道的营销模式,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渠道冲突日益加剧。为了缓解渠道冲突,制造商和零售商可采取适合的合作机制,双方进行服务合作,共同分担服务成本。本文将消费者服务敏感度作为制造商与零售商分担服务成本的衡量指标,建立了服务合作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分别求解了集中控制模式下和分散控制模式下最优的价格和服务策略。研究发现,当消费者接受网络直销渠道程度较低时,在网络直销渠道建立初期,制造商要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在网络直销渠道较成熟后,制造商应关注其他方向;零售商则要发挥线下优势,根据自身定位,缩小经营范围,增加针对性商品,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要形成立体化的营促销宣传方案,发挥实体零售渠道品牌形象的支撑与转移效应;当消费者接受网络直销渠道程度较高时,制造商应着眼于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革新、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共管理
    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条件与策略
    谢康, 刘意, 赵信
    2017 (5):  192-204. 
    摘要 ( 238 )   PDF(1662KB) ( 699 )  

    现有研究多从理性假设出发探讨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作用,鲜有探讨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具体条件和情境。本文构建有限理性假设条件下的媒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有三个重要约束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感知声誉损失的敏感程度,二是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主观价值判断,三是政府需要对监管保持常态化而非“运动式”监管处罚。因此,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主要策略有四:(1)社会声誉机制是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重要前提,除惩罚和问责外,监管者还可采取判罚违规者社会服务令等多种方式提高社会声誉机制的有效性;(2)媒体对食品安全违规行为或事件进行持续跟踪调查或深度报道,而非“运动式”报道或采访;(3)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既需要权威媒体介入,也需要新媒体介入,形成全覆盖的媒体监督体系,才会对违规生产行为构成足够震慑;(4)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监督尽可能采取媒体群体监督的模式,既需要从体制和社会责任感上建立制度和规则来参与,也需要从选拔合适的媒体记者角度来参与社会共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利益相关者影响力分析——基于美国州立高速公路项目的实证研究
    彭为, 陈建国, 伍迪, 申良法, Cui Qingbin, Amir Ghorban
    2017 (5):  205-215. 
    摘要 ( 261 )   PDF(2796KB) ( 1315 )  

    为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项目中存在哪些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哪些因素决定了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本文以两个高速公路PPP项目为例进行了如下研究。根据项目过程交流、工作和合同关系建立了社会网络模型,从而分析项目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影响力、职权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来探究利益相关者影响力与利益相关者在不同类型的网络所处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模型可以有效地寻找出PPP项目中核心或是边缘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各类网络的中心度指标来反映。利益相关者在交流关系网络、工作关系网络和合同关系网络的位置极大地影响了它所拥有的社会影响力、职权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研究最后提出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的针对性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全评价制度目标偏离的形成机理研究
    梅强, 张菁菁, 刘素霞, 仲晶晶, 王琦玮
    2017 (5):  216-225. 
    摘要 ( 207 )   PDF(1235KB) ( 644 )  

    为深入剖析安全评价制度市场化运行中目标偏离的原因及形成机理,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炼并构建了三个参与主体行为交互作用下的制度运行目标偏离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安监部门、服务机构和中小企业分别在自身主导逻辑与资源依赖的共同作用下,受其余两个主体行为影响,最终采取仪式性监管、自保性逐利和象征性遵从行为策略。这些行为均属消极,并在交互过程中相互起负向影响,最终导致安全评价制度运行目标偏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税制下政府与污染企业演化博弈分析
    陈真玲, 王文举
    2017 (5):  226-236. 
    摘要 ( 250 )   PDF(1495KB) ( 1538 )  

    在环境税制背景下,从微观主体的收益函数出发,本文构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模型、政府与污染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三者的利益互动博弈关系进行了仿真模拟和深入分析,从中探究合理的环境税征收的设计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在环境税的监管机制下,当政府补贴大于企业减排成本时,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博弈稳定策略实现了帕累托最优。(2)随着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税收共享比例的提高,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也会加大,因此制定合理的环境税共享比例有助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从而实现污染企业节能减排。(3)加大监管力度和提高环境税率将会促进污染企业减少排放,但是一旦监管力度下降,即使提高环境税率,污染企业不会全部采取减排策略。污染企业将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企业选择不减排策略,另一部分企业选择减排策略。因此制定严格的环境污染监督机制势必将推动污染企业积极减排、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贸易开放如何影响PM2.5——基于淮河两岸供暖政策差异的因果效应研究
    代丽华
    2017 (5):  237-245. 
    摘要 ( 151 )   PDF(1087KB) ( 803 )  

    本文以中国2013年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横截面数据为样本,研究贸易开放对PM2.5排放的因果影响程度。为了解决由于污染排放对贸易开放的反向因果偏误,本文使用了Blanchard和Perotti提出的两阶段工具变量方法解决内生性。在第一阶段PM2.5的工具变量选择上,考虑到中国以淮河为界对两岸城市实施不同的集中供暖政策,而集中供暖采用的煤炭燃烧是导致PM2.5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选择了各城市距离淮河一线的纬度差作为PM2.5排放的代理变量。实证结果表明PM2.5排放增加会导致外贸依存度显著降低。运用第一阶段回归的残差,作为第二阶段中贸易开放的工具变量来解决反向因果效应,结果显示贸易开放会造成环境质量的恶化。机制分析表明,贸易开放之所以导致环境恶化主要是污染行业的出口造成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研究
    MADIS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以及对我国交叉领域科研机构的管理启示
    刘海燕, 汤超颖
    2017 (5):  246-255. 
    摘要 ( 160 )   PDF(1165KB) ( 673 )  

    当代科学呈现领域知识融合的大趋势,开展交叉研究势在必行。然而,开展交叉研究将面临资源获取、成果认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如何促进此类科研机构的持续发展,是一个待解决的重要管理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历经28年的发展,成为运筹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数学交叉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基地和科研领军人才培养基地的成长历程,总结了其所采用的管理对策,以及在持续成长中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炼出交叉领域科研机构在组建、成长、持续成长阶段的关键成长要素及其相应的管理对策。最后,本文基于此案例分析就交叉领域科研机构的管理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众筹生态系统的构建:一个多案例的研究
    王正沛, 李国鑫
    2017 (5):  256-272. 
    摘要 ( 270 )   PDF(1494KB) ( 2873 )  

    本文旨在通过对11个众筹平台发展路径的案例研究,探讨众筹平台生态系统构建路径,并揭示众筹平台生态系统的一般演化规律。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贡献在于:(1)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众筹生态系统构建思路:融合型众筹生态系统、交叉型众筹生态系统和独立型众筹生态系统,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系统内物种关系紧密程度以及物种数量;(2)发现了众筹生态系统演化和发展根本动力机制。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系统内生物和物种的发展,当系统内生物和物种数量达到一定“阀值”,就会产生新的需求,生态系统的设计者如果能满足这种新的需求,系统功能和规模就可能进一步升级,系统演化的动力是生物和物种发展的“被动”与系统设计者的服务“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三种类型的众筹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对于当前我国众筹平台的发展以及创业者众筹平台的选择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