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经济与金融管理
    异质信念下的经理人努力水平与公司投融资策略研究
    牛伟宁, 刘善存, 余湄
    2017 (6):  3-12. 
    摘要 ( 238 )   PDF(1206KB) ( 524 )  

    通过建立均衡模型分析异质信念下经理人的努力程度和公司投融资决策,研究发现,当经理人与外部投资者以及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信念差异时,如果外部乐观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外部投资者越乐观、信念差异越大,经理人的努力程度就会下降,投资水平进而降低;相反,当外部悲观投资者占比较高时,悲观程度越高、信念差异越大,经理人会付出越多的努力,进而公司会有更高水平的投资规模;权益融资方式能给经理人带来更多财富,但也需要其付出更多的努力。数值模拟亦证实了模型的结论。研究结果对管理层科学做出财务决策和投资者制定有效投资策略均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2P网络信贷中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拍拍贷平台交易的证据
    刘巧莉, 温浩宇, HongQin
    2017 (6):  13-22,52. 
    摘要 ( 258 )   PDF(1088KB) ( 1191 )  

    P2P网络借贷市场快速发展,充分满足了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人群的融资需求,同时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渠道。本文以拍拍贷网站大量真实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P2P网络借贷中影响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分析P2P平台信用指标体系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订单风险等级、借款人年龄、身份以及上传照片等对投资行为有显著影响。信用评价指标中借入信用分、借出信用分、认证信息以及通过预审对投资行为存在显著正向作用。而且本文发现风险等级和借款利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相比于中低风险等级用户,高风险等级用户提高利率对投资意愿正向影响作用更大。根据研究结果,本文认为P2P平台应关注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着重对平台认证机制、审核流程和借款人历史行为监测等方面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易费用对我国碳市场成本有效性的影响——基于国内碳交易试点间的模拟分析
    崔连标, 段宏波, 许金华
    2017 (6):  23-31. 
    摘要 ( 254 )   PDF(348KB) ( 614 )  

    交易费用的广泛存在会削弱碳市场的成本有效性。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考虑交易费用的省际碳交易机制模型,从理论层面研究交易费用与碳价、交易量等变量的均衡关系。随后,以“十二五”期间六个碳交易试点为例,从成本有效性的视角探讨交易费用对我国碳市场的影响。结论显示交易费用与均衡碳价存在正向关系、与均衡交易量间存在反向关系,每增加一单位交易费用,均衡碳价大约上升0.57元,潜在碳交易量下降0.31百万吨。交易费用的增加将会抑制参与主体的交易积极性,进而降低碳市场的成本有效性。随着边际交易费用增加,天津和上海可能会率先退出市场,特别地,当边际交易费用高达70元/吨CO2时,碳交易市场可能失效。本研究揭示了交易费用在碳市场设计中的重要性,未来我国构建全国统一碳市场需要考虑交易费用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户信贷可得性和最优贷款额度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基于农业保险抵押品替代视角
    任乐, 王性玉, 赵辉
    2017 (6):  32-42. 
    摘要 ( 248 )   PDF(1064KB) ( 389 )  

    本文在对农业保险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借款人(农户)和贷款人(金融机构)双方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构建模型,深入分析农业保险和农户信贷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进一步利用河南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业保险作为抵押品替代信号能够有效缓解农户所受信贷配给,增加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研究结论对更好的发挥银保互动融资功能,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投资者极端情绪的均值-方差效应分析
    董孝伍, 张信东
    2017 (6):  43-52. 
    摘要 ( 286 )   PDF(1085KB) ( 416 )  

    通过构造投资者综合情绪指数,把投资者情绪划分为高涨期、低迷期和复苏期,基此考察高涨和低迷两种极端情绪对市场均值-方差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全样本期(2003.01至2016.06),等权市场收益和流通市值加权收益与方差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情绪高涨期,等权市场收益与方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情绪低迷期,流通市值加权收益与方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投资者情绪确实对市场均值-方差关系产生影响,而且投资者情绪在高涨期和低迷期对小盘股和权重股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给侧改革对煤炭行业债券投资的影响分析
    林文达
    2017 (6):  53-60. 
    摘要 ( 152 )   PDF(1398KB) ( 403 )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国策,改变了债券市场的分析逻辑。2013-2015年我国煤炭行业的过剩产能分别为14.66亿吨,14.49亿吨和20.50亿吨,在2015年达到历史峰值。通过分析煤炭行业利差的影响因素,我们识别了供给侧改革对煤炭行业债券的具体影响时点和影响方式。金融市场的投资逻辑转变发生在2015年9月,在供给侧改革之前,债券投资者的投资逻辑是“随行就市”,关注市场风险而忽视行业风险。供给侧改革之后,投资者开始重视行业分析,煤炭价格下降和煤炭行业工业增加值缩水将导致煤炭行业利差显著升高。研究表明,供给侧改革要正视产能过剩、杠杆率过高的问题,不要害怕暴露风险。投资者应该重视行业风险,引导市场资金流出产能过剩行业,促进中国实体经济的结构转型。各级政府应该逐步打破国有企业的刚性兑付,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与创新管理
    创业网络、效果推理与新创企业融资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环境动态性调节分析
    胡海青, 王兆群, 张颖颖, 张琅
    2017 (6):  61-72. 
    摘要 ( 203 )   PDF(1090KB) ( 442 )  

    创业网络对企业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新创企业而言,融资绩效更能反映企业发展与可投资性,然而,学界鲜有对创业网络与新创企业融资绩效的实证分析。本研究以陕西省新创企业为样本,研究创业网络与新创企业融资绩效的直接关系,以及效果推理的中介效应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创业网络的网络规模、网络强度对新创企业融资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推理的实验、可承担损失、柔性与先前承诺四个维度均在创业网络与新创企业融资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正向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在实验、可承担损失、先前承诺与新创企业融资绩效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弥补了先前研究中缺乏实证检验的不足,为新创企业融资决策和投资机构投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部知识搜寻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以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行业为例
    潘佳, 刘益, 郑凇月
    2017 (6):  73-84. 
    摘要 ( 180 )   PDF(1393KB) ( 485 )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外部知识搜寻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现有文献关于外部知识搜寻对绩效的实际作为尚未形成一致结论,并且,内部知识基础和外部知识搜寻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目前研究存在不一致的看法。论文探讨了不同内容的知识基础(技术知识、业务知识)对外部知识搜寻和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企业家导向对这一调节效用的进一步的调节作用。基于129家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技术知识基础倒U型调节外部知识搜寻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业务知识基础正向调节外部知识搜寻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企业家导向能正向调节两种知识基础对外部知识搜寻和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D投入、FDI流入与国内创新能力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异质性视角
    陈恒, 侯建
    2017 (6):  85-95. 
    摘要 ( 252 )   PDF(690KB) ( 808 )  

    选取中国2002-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考虑地区R&D投入和FDI流入两种方式影响,采用非线性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创新性将知识产权保护的非线性门槛性质引入模型,探讨地区R&D投入和FDI流入与国内研发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地区R&D投入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不仅仅限于简单线性关系或U型及倒U型框架,而存在着以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三重门槛的复杂非线性显著特征;其次,地区FDI流入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仍受限于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加大,FDI流入反而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逐次减小,呈现出明显的门槛效应特征。总体上,门槛效应地区异质性明显,尤其应将较多R&D投入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而较多FDI流入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抑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业者的失败经历、失败反应与失败学习——基于浙、鄂两省的实证研究
    王华锋, 高静, 王晓婷
    2017 (6):  96-105. 
    摘要 ( 214 )   PDF(1103KB) ( 529 )  

    本文旨在考察创业者过去的失败经历以及失败后的反应对失败学习的影响。研究对象是有过创业失败经历的小微企业主,共收回147份有效问卷。实证结果显示,创业者不同的失败经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失败反应和失败学习。过多(过重)或过少(过轻)的失败均不利于失败学习,适度的失败才是最佳学习情景;创业者经历的失败次数越多越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内因,创业者经历的失败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外因;而失败归因又会影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失败次数的调节作用影响,即当创业者经历较少失败次数时,内部归因与失败学习正相关;而当创业者经历较多失败次数时,内部归因与失败学习负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行业高管薪酬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张越艳, 李显君, 孟祥莺, 魏先华
    2017 (6):  106-117. 
    摘要 ( 186 )   PDF(1427KB) ( 478 )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求汽车行业由大变强的转变,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正处于产品创新、生产优化、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有了新的要求。汽车制造企业的高管作为创新决策主体,对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梳理了汽车行业创新与高管薪酬关系的相关研究,构建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并选取样本时间跨度从2004年至2014年间上市汽车企业的财务数据及相关信息,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汽车行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与战略管理
    FDI进入模式、控制程度与企业绩效
    易靖韬, 戴丽华
    2017 (6):  118-128. 
    摘要 ( 206 )   PDF(1124KB) ( 725 )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构建了企业进入模式选择和企业经营绩效模型,选取了2001-2012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数据,通过Heckman两步法对选择模型和绩效模型进行联合估计。研究结果表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程度显著影响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对并购企业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在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程度较低的情形下并购企业获得优于绿地投资的绩效,但随着控制程度的增加,并购相对于绿地投资的绩效优势逐渐减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WSR的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状态及其评价研究
    罗建强, 李伟鹏, 赵艳萍, 程发新
    2017 (6):  129-140. 
    摘要 ( 275 )   PDF(1141KB) ( 367 )  

    依托优势制造资源进行服务衍生已成为制造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评价视角单一的缺陷,建立了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服务衍生分析框架和评价方法。划分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在物理-事理-人理分析框架下的状态;考虑到评价指标间相互影响,利用模糊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服务衍生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实例分析验证了该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能够刻画行业服务衍生状态,和判定特定企业的状态定位,研究结论对面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企业具有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使用对企业员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王念新, 李清香, 倪丹, 葛世伦, 苏翔
    2017 (6):  141-151. 
    摘要 ( 238 )   PDF(1187KB) ( 473 )  

    信息系统使用是实现信息系统商业价值的必要条件。现有研究发现信息系统使用对个人绩效有正向、负向或没有影响等三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为了进一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信息系统使用和人类行为动力学理论,使用企业100名信息系统用户的访问日志和绩效考评等客观数据,分析不同测量指标、不同性别和不同工龄情形下,信息系统使用对企业员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选择信息系统使用的不同内涵和不同的测量指标,将导致信息系统使用与企业员工绩效之间关系的差异;第二,随着测量角度的增加,用户的信息系统使用频率对员工绩效的影响由不显著到显著;使用时间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始终不显著;使用功能数量则始终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绩效;阵发性则始终显著负向影响员工绩效;第三,性别和工龄调节信息系统使用与企业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导致两者关系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零售生态系统种群成长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雷兵
    2017 (6):  152-164. 
    摘要 ( 233 )   PDF(1064KB) ( 787 )  

    网络零售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有网络零售商、消费者、物流配送企业、网络零售服务外包企业等,它们通过捕食、竞争、互利和寄生等关系不断成长。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在对四种关系建立因果回路图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流图、方程及其仿真揭示中国网络零售业的网络购物消费者规模、人均网络购物消费额、物流配送能力、网络零售服务外包规模在2001-2030年间的发展情况。研究表明,中国网络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受自身竞争优势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双重影响;作为一个寄生产业,网络零售服务外包业规模不仅取决于网络零售业规模,也与服务外包产业自身发展高度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户创新与IS绩效:基于部门层面的跨层交互模型
    黄曼慧, 谢康
    2017 (6):  165-176. 
    摘要 ( 162 )   PDF(1129KB) ( 356 )  

    用户缺乏创新被识别为企业IS管理面临的挑战性问题,然而,尚缺乏用户创新与IS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对如何管理用户创新以提升IS绩效也缺乏深入理论探讨。企业IS绩效可基于不同层面开展分析,现有研究关注从企业层面或个体层面开展单一层面IS绩效前因分析。本论文基于部门层面,以部门关键用户为研究对象,首次开展用户创新影响IS绩效实证研究,并分析影响关键用户创新与部门IS绩效之间关系的组织因素,建立跨层交互模型。以工作绩效理论为基础,本论文提出关键用户创新影响部门IS绩效,其影响程度受高层领导支持、互动水平调节的研究假设。通过在35家中国信息化企业开展问卷调研,共采集到企业层面问卷35份,部门层面问卷269份。采用HLM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假设检验。结果显示关键用户创新对部门IS绩效具有显著性影响,其影响程度受IT部门与业务部门互动水平的影响,而未受高层领导支持的影响。对研究结果开展进一步原因解释。本论文首次建立了关键用户创新影响部门IS绩效的跨层交互理论模型,为未来进一步开展其他层面用户创新与IS绩效关系分析,进一步在IS领域开展跨层交互模型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展部门IS绩效前因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企业的信息化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场营销
    错失机会条件下调节模式对次优选择购买可能性的影响
    徐岚, 赵爽爽, 崔楠, 谢雯婷, 陆凯丽
    2017 (6):  177-188. 
    摘要 ( 199 )   PDF(1171KB) ( 416 )  

    以往关于错失机会条件下购买可能性的研究一般较少关注因为个体因素所致的次优机会选择上的差异。本文认为消费者对次优选择的购买可能性会因其消费者个体的调节模式不同而出现差异:以运动模式为主导的个体比以评估模式为主导的个体在错失机会条件下面对次优选择时表现出更高的购买可能性,并且,商品重新估值中介了调节模式对次优选择购买可能性的影响。本文还进一步证明了时间间隔的调节作用,相对于早已错失的第一次机会,当面对刚刚错失的第一次机会时,与以评估模式为主导的个体相比,以运动模式为主导的个体对商品的重新估值更高,因而在次优选择中有更高的购买可能性;而当面对早已错失的第一次机会时,以运动模式为主导的个体和以评估模式为主导的个体在重新估值上的差异不再显著,从而在次优选择购买可能性上不再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费者决策情境线索的虚位诱导效应研究——基于双属性空间启动策略模型
    李东进, 郑军, 金慧贞, 张初兵
    2017 (6):  189-201. 
    摘要 ( 325 )   PDF(1309KB) ( 941 )  

    随着国内饥饿营销、团购、秒杀等一系列虚位营销方式的兴起,在选择集中呈现一个不可得的虚位选项,会使某一可得选项吸引力增加,从而引发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反转的营销策略应用更加广泛。因此,虚位诱导效应作为吸引力效应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完善和探究虚位诱导效应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的理论框架和应用有助于丰富吸引力效应相关理论和提供虚位营销的实践建议。本文基于吸引力效应的真实诱导效应的相关理论框架及启动策略模型,构建了由虚位不对称占优诱导区(PAD)和虚位非占优诱导区(PND)组成的虚位诱导效应启动策略模型,并首次提出了PND诱导区的虚位折衷诱导项(PC)和虚位次优诱导项(PI)两种启动策略类型。基于中国消费者决策情境,运用著名E-Prime心理学实验软件设计消费者决策实验,实证结果表明在吸引力效应双属性空间博弈模型中,同样存在着与真实诱导效应相对应的PAD诱导区和PND诱导区及其启动策略类型,明晰了虚位诱导效应在未来的研究思路及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效能感、说服抵制对消费者社会化商务模式接受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
    刘新民, 李芳, 王松
    2017 (6):  202-213. 
    摘要 ( 250 )   PDF(1219KB) ( 909 )  

    本文从消费者心理预期和认知能力的视角出发,探讨自我效能感和说服抵制对消费者接受社会化商务模式行为意愿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建立了从感知价值到使用意愿的“认知-预期-意愿”概念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概念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从社会化商务模式的价值感知到消费者接受意愿中,自我效能感和说服抵制起到了共同的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的正向作用略大于说服抵制的负向抵消;感知价值和自我效能感都对说服抵制有较强的削弱作用,其中感知价值的各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存在不同;消费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社会化商务感知价值和此模式下的自我效能感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消费者价值感知到最终意愿形成过程影响机理的剖析,有助于深化对消费者认知行为的理解,可以为社会化商务模式的改进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共管理
    交通基础设施与服务业的集聚效应——来自省市两级的多层线性分析
    孙晓华, 刘小玲, 徐帅
    2017 (6):  214-224. 
    摘要 ( 205 )   PDF(1069KB) ( 397 )  

    服务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素质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发挥服务业的集聚效应是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将交通运输成本纳入到产业集聚与生产率关系的理论模型中,讨论了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服务业集聚效应的机制。实证研究中,基于面板门限模型将样本省份划分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水平和低水平两组,进而利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就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交通基础设施发达的省份,省级服务业集聚能够强化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在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的省份,服务业集聚的有效范围仅局限在城市层面,省级服务业集聚对市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难以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效率的时空差异研究——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
    程敏, 裴新杰
    2017 (6):  225-233. 
    摘要 ( 183 )   PDF(1137KB) ( 432 )  

    运用DEA及Malmquist指数法对2003-2012年间我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入效率进行测度,分析了基础设施投入效率的空间差异特征及时间演变规律,通过效率分解剖析了效率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地区差异明显,投入效率与地区经济水平、城市行政等级和城市规模存在对应关系;不同区域城市所处的规模收益阶段存在差异,规模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强于纯技术效率;基础设施投入综合效率在研究期内呈先波动下降后稳步上升的趋势,技术进步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提升贡献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持续交通中的汽车出行减量意愿研究:一个整合的模型
    刘宇伟
    2017 (6):  234-241. 
    摘要 ( 213 )   PDF(1018KB) ( 383 )  

    由于汽车交通量的持续大幅度增长,我国城市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城市可持续交通中有必要研究汽车出行减量。为明晰汽车出行减量意愿的前置因素,融合行为改变的规范因素和理性因素,基于规范激活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一个整合模型,用600个驾驶人调查数据验证模型的信度、效度,检验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出行减量个人规范、减量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显著地影响减量意愿,而且个人规范在汽车出行后果意识、责任归属和汽车出行减量主观规范与减量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这一结论可为城市交通管理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急管理
    我国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动力学仿真及其化解机制研究
    刘尔思, 张菁菁, 周伟
    2017 (6):  242-251. 
    摘要 ( 190 )   PDF(1464KB) ( 439 )  

    基于系统动力学提出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基本分析框架,结合城镇化群体冲突的特征,从政府、公众和其他相关方三方面分析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影响因子体系,建立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系统流图和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拟合不同层面影响因子对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群体性冲突动力系统中各影响因子的实际作用程度,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政府因素是导致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重要因素,而公众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我国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研究
    银行外部环境、商业模式与绩效间关系研究——基于国内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
    乔晗, 张靖, 郭盛, 纪尚伯, 刘兵
    2017 (6):  252-263. 
    摘要 ( 223 )   PDF(1208KB) ( 564 )  

    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冰山理论与银行商业模式7E模型,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财务指标对其商业模式进行量化,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就银行商业模式及外部环境对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商业模式对其短期绩效存在负向影响,对其长期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外部环境对银行商业模式存在正向影响,对银行短期绩效存在正向影响。本文认为原因是:在短期内,商业模式的调整和变化往往会给原有模式带来冲击,使银行绩效出现一定的下降;而当新商业模式的运作逐渐稳定并适应外部环境时,可以促进银行绩效的提高。商业模式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会因银行性质的不同存在差异。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了商业银行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广东绿谷模式探究
    杜松华, 陈扬森, 柯晓波, 蒋瑞新
    2017 (6):  264-272. 
    摘要 ( 255 )   PDF(1283KB) ( 789 )  

    目前传统农业处于向“互联网+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走“互联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选择科学的、适用的发展模式,提升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结合社会影响、金字塔底层财富和适用技术理论,提出“互联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具体思路,并通过对“广东绿谷”河源国家级农业示范区灯塔盆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分析,总结出可持续发展四项原则及九个特性。本文的结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其他相同地域特征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