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数据要素管理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数据要素政策量化评价及优化路径
    张兮, 石焱文, 杜万里, 孙可欣, 王旭燕, 张特, 骈宇彤, 王秋人
    2024 (12):  3-14. 
    摘要 ( 125 )   PDF(10413KB) ( 58 )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科学化政策制定对市场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截至2023年底国家层面的28项数据要素政策文本进行挖掘,并利用PMC指数模型对这些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5项政策达到完美水平,16项为优秀,3项为良好,在政策的多元性、全面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针对以往政策内容中对部分主体维度覆盖不足的问题,建议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合作机制,确保各方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针对以往政策内容中技术工具和服务场景维度得分较低的问题,建议后续数据要素市场政策内容中进一步强化技术工具与服务场景支持;第三,针对以往政策内容中风险管控维度得分较高,价值创造维度得分较低的问题,建议后续政策在保障安全可控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效率提升和价值创造;第四,针对政策时效中长期规划维度得分较低的问题,建议在后续政策中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要素赋能企业创新:基于内外部资源视角
    陈丽莉, 张若琪, 戎珂
    2024 (12):  15-25. 
    摘要 ( 175 )   PDF(10948KB) ( 98 )  
    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赋能企业创新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从数据要素存量、数据开发能力、数据驱动商业应用、数据价值变现四个维度衡量数据要素,探究数据要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从内部资源视角看,数据要素显著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促进了企业创新,拥有信息技术背景的董事能够更好地利用数据要素来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创新。从外部资源视角看,数据要素通过降低企业供应链集中度,获取更加多元化的外部资源,进而提升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处于成长期、衰退期的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数字经济发展较好城市企业的创新促进效果更加明显。本文研究为企业利用数据要素赋能自主创新,进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和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可信指标及测度方法
    刘业政, 宗兰芳, 周芦娟, 潘岳, 袁昆
    2024 (12):  26-36. 
    摘要 ( 68 )   PDF(10331KB) ( 22 )  
    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环境复杂,参与主体类型多、交易过程环节多,潜在风险点既多又广,如何实现数据要素的可信流通交易成为制约数据要素安全高效流通交易的重要挑战之一。为此,本文首先基于数据要素流通交易领域11位专家的访谈数据和2018—2023年WOS核心数据库的119篇论文,通过LDA主题分析方法发现影响数据要素可信流通交易的关键因素,包括主体(participant)、数据(data)、合约(contract)和算法(algorithm)。其次,本文基于信任理论,通过文献检索确定了主体可信、数据可信、合约可信和算法可信的评估指标,并据此构建了PDCA可信框架。然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出数据要素可信流通交易的评估指标体系权重。最后,本文阐述了关键可信指标体系测度方法。本文研究成果对刻画和评估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可信水平,助力数据市场可信生态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资产可以证券化吗?——四种可行模式的运行机制和主要特点探讨
    胡正卿, 孙湛, 黄倩倩, 易成岐, 于施洋
    2024 (12):  37-46,59. 
    摘要 ( 779 )   PDF(10683KB) ( 246 )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快速发展,数据要素的商业价值正在逐渐被企业关注和认可,数据作为一种重要资产,已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之一,数据要素从资源化到资产化再到证券化的价值实现路径,为企业开启了一条全新融资渠道。本文尝试对数据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可行性以及可能潜在的风险进行解析,在创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性提出数据资产证券化的四种模式,深入探讨了每种模式的运行机制、主要特点和适用企业,并对未来支撑数据资产证券化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和监管机制进行了展望,以期能够对我国数据资产证券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资产入表的价值效应与经济后果初探
    吕梦, 赵丽芳, 钟英才
    2024 (12):  47-59. 
    摘要 ( 83 )   PDF(11009KB) ( 31 )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入表操作模拟分析了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的价值效应及经济后果。首先,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数据资产入表政策出台窗口期数据要素概念股与其他股的市场反应差异情况,发现数据要素概念股相比于其他股在政策出台窗口期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累计超额回报,说明投资者认为数据资产入表对于数据要素概念股而言是利好消息。其次,通过模拟企业入表实践,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数据资产入表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并重点分析对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发现公司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以及利润率等指标均会受到一定影响。数据资产入表虽有助于提升市场对数据资源价值的认可,但也可能为管理层操控报表提供潜在机会。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数据资产入表迈出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一步,但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还需要正式制度和市场中介的约束和完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守门人:作用职能、系统框架及未来展望
    肖玉贤, 索成, 张少彤, 孟庆国
    2024 (12):  60-71. 
    摘要 ( 55 )   PDF(11593KB) ( 20 )  
    数据如何安全高效地流通交易备受各界关注,使得数据守门人成为数据安全管理的新兴参与主体。文章通过回顾传统守门人(gatekeepers)作用职责,结合数据要素属性特征与数据要素化治理经验,明确了数据守门人的职责,主要是在数据资源化、数据产品化、数据流通交易等过程中提供把关服务。借鉴计算机领域微内核构建理念,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据守门人类型、职能的多元化带来差异化的服务目标。在内核的核心模块,面向多方权益保护、数据规模化开发、数据市场激活等目标提供专业性把关服务,促进数据增值增益;在内核的周边模块,面向数据有序流转提供共性把关服务,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应不断健全服务保障能力,助力由数据守门人互补共创所构成的微内核健康发展,以支撑数据守门人作用充分发挥。我国可进一步推动数据守门人国际化标准构建、清单化管理制度建设、价值共创方案设计、守门绩效循证评估等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与金融管理
    新型基础设施存量规模测算与实证研究
    洪竞科, 唐琢, 刘炳胜
    2024 (12):  72-83. 
    摘要 ( 49 )   PDF(12993KB) ( 19 )  
    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基础设施成为破解区域资源禀赋不均、颠覆渐进式区域推进战略等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抓手。然而,探寻新型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如何建立新型基础设施存量规模测算框架,以识别不同类型新型基础设施的历史发展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本文创新性地结合资本存量法和实物量法构建了新型基础设施存量规模测算理论框架,并采用核密度与Dagum基尼系数估计我国2003—2022年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和均衡性。结果显示,全国新型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正处于加速增长期,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新型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融合基础设施规模在2009年后逐渐超越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带动新型基础设施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基于Kernel密度估计结果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存量规模的空间非均衡性加剧。东部和中部地区规模差异逐步增加,尽管西部地区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取得快速增长,但区域内基尼系数大幅上升。此外,区域间差异仍是导致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提出的新型基础设施存量规模测算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结果能够为后续研究新型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布局的时空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WTMM的碳期货价格波动特征研究
    李靖宇, 赵梦凡, 刘苒苒, 李永武, 谢启伟
    2024 (12):  84-96. 
    摘要 ( 43 )   PDF(16070KB) ( 16 )  
    探究结构性突变下的碳期货价格波动特征对于投资组合优化以及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碳价波动可能存在的结构性突变考虑在内,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WTMM)算法对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EU ETS)体系下第二和第三阶段的EUA期货价格波动特征进行研究。本文从Lipschitz指数出发,应用WTMM方法,识别欧盟碳市场波动结构突变点,并实现对阶跃和冲击两类突变点的划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EUA期货波动存在阶跃型和冲击型结构突变点。具体而言,第二和第三阶段下的EUA期货波动分别存在8个和7个阶跃型结构突变点,金融危机、市场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动等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它们均使得EUA期货波动率发生较大变化;EUA期货波动在第三阶段存在1个冲击型结构突变点,政策变化是引起该结构突变的重要原因。与传统结构突变检测方法相比,WTMM得出的突变点检测结果更加细致和全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微观航线的原油运输市场的运费联动和风险溢出
    孟斌, 陈水养, 杨默, 迟玲玉, 魏邦国
    2024 (12):  97-110. 
    摘要 ( 38 )   PDF(28986KB) ( 26 )  
    油轮运输市场是国际石油市场的关键延伸,其不确定性与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微观航线角度标定油轮运输市场,将原油市场、油轮运输市场与石油股票市场置于同一理论框架下,通过GARCH-Copula-CoVaR模型刻画跨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路径和底层传染规律,揭示WTI价格、石油公司股价与全球主要油轮航线运费率之间的复杂依赖结构与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为掌握跨市场风险扩散规律、阻断风险传染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 WTI对航线的上行风险溢出均大于航线对WTI的上行风险溢出,航线距离越远,WTI对航线的上行风险溢出程度越大。(2) WTI对航线的下行风险溢出与船型有关,载重吨位越大的船型,溢出效应越强。(3)石油公司对油轮航线均有明显的上下行风险传染,在下行风险中对航线TD6的溢出程度最大。(4)载重吨位越小,石油公司对航线的下行风险溢出越弱,石油公司对载重吨位较大的航线TD1、TD15、TD6存在较为明显的下行风险溢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意愿研究
    柯曼綦, 李秀婷, 董志, 董纪昌
    2024 (12):  111-119. 
    摘要 ( 69 )   PDF(8406KB) ( 26 )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支持居民购房的重要房地产金融产品,也是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然而,借款人的提前还款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不确定性,加大其风险管理的难度。本文构建了提前还款影响因素与个人提前还款意愿的分析模型,基于518份有效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资金流入对提前还款意愿存在正向影响;资金流出、积极的理财行为习惯对提前还款意愿存在负向影响。资金流入、积极的理财行为习惯、保守的认知与偏好这三个因素会通过对资金流出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对提前还款意愿产生一定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惊弓之鸟:信用债违约事件的行业外部性
    欧阳伊玲, 高昊宇, 杨晓光, 李妮
    2024 (12):  120-132. 
    摘要 ( 45 )   PDF(9760KB) ( 11 )  
    本文以中国2016—2020年发行的信用债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债券发行主体所在行业的信用风险事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新券发行成本。研究发现:①外部违约事件会显著提高同行业新发行债券的融资成本,上述发现在控制发债主体和债券特征变量、增加多种固定效应、改变时间窗口以及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后仍显著存在;②投资者的“恐慌效应”是行业违约事件影响新券发行成本的主要作用渠道,具体表现为在信息披露不足、非国有企业、主体评级较低和地区法律环境较差的发债样本中违约的外部性更强;③信用风险事件的定价影响在同类型债券违约和行业首次违约样本中更加明显,而且随违约次数增加而加强。本研究从企业融资成本的视角为理解和认识信用风险行业外部性增加了实证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与创业管理
    中国绿色创新政策执行有效性及其效应测算——基于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
    程飞, 陈通, 景晓栋
    2024 (12):  133-144. 
    摘要 ( 69 )   PDF(9786KB) ( 29 )  
    绿色技术创新是同时实现碳中和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我国2006—2020年中央层面颁布的246份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引入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捕捉绿色创新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绿色创新政策的平均有效性整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命令型、市场型和信息型的政策工具在治理期限和治理效果上显著不同。平均而言,绿色创新政策的执行治理效应使得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于前沿水平16.1%,而政策执行的挤出效应以8.5%的幅度降低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两者抵消后的综合作用使得实际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于前沿水平7.6%。绿色创新政策的治理效果呈“W型”的时间波动,中部地区的政策治理效果亟待提升。另外,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下,政策执行强度对绿色创新净效应的影响呈现“U”型趋势;中等金融环境水平的地区,地方政府反而有更强的动机推动政策执行,引发更大的绿色创新“涟漪效应”。本研究有助于动态评估绿色创新政策的治理效果,为实现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科技向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共享愿景能力与制度压力视角
    阮荣彬, 朱祖平, 陈莞, 娄小亭
    2024 (12):  145-156. 
    摘要 ( 85 )   PDF(11429KB) ( 47 )  
    本研究整合资源基础理论、社会身份认同理论和制度理论探讨企业科技向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考察共享愿景能力的中介作用及制度压力的调节作用,并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441家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借助OLS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科技向善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共享愿景能力在企业科技向善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规制性压力、规范性压力和模仿性压力正向调节了企业科技向善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企业科技向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在规模大、国有企业样本中更为强烈。研究结果在推动资源基础理论、社会身份认同理论和制度理论等成熟理论成果向企业科技向善研究领域延伸、拓展已有理论应用边界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企业科技向善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联机制“黑箱”并提供实证证据支撑,也为企业改善创新绩效过程中积极践行科技向善提供了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创新情境的创新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匹配模式研究——基于多时段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孟庆良, 吴雪阳, 杭益
    2024 (12):  157-170. 
    摘要 ( 61 )   PDF(12895KB) ( 27 )  
    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如何平衡“开放”与“独占”成为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破解思路之一就是采用权变思维以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异质性创新情境。为此,通过构建考虑创新情境的创新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匹配模式理论模型,以我国5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fsQCA方法实证探索了不同情境下创新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匹配模式及其动态演变路径。结果显示:受到异质性创新情境的影响,创新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存在5种不同的组态匹配模式;处于不同开放式创新阶段的企业,对“开放”与“独占”的权衡存在一定差异,创新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匹配模式会动态变化。该研究打开了创新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匹配模式“黑箱”,动态剖析了创新情境下匹配模式随创新阶段发展的表现差异及其演变规律,为企业破解“开放式创新”悖论提供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场营销
    脱销之告,涨价之音?新产品脱销通知的消费者价格判断效应
    刘建新, 范秀成, 李希
    2024 (12):  171-182. 
    摘要 ( 41 )   PDF(11589KB) ( 29 )  
    新产品脱销经常被厂商通知框架为“缺货”或者“售罄”,虽然都会导致消费者暂时不可得,但会对他们的信息加工和价格判断产生不同的影响。然而,此方面的研究目前还相对较为稀缺。本文以信息加工理论与保护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深入探寻了新产品脱销通知对消费者价格判断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采用了实验法和调查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新产品脱销通知对消费者的价格判断存在影响,售罄型脱销通知相较于缺货型脱销通知而言更容易让消费者判断价格上涨;②感知稀缺性与感知策略性会共同中介新产品脱销通知对消费者价格判断的影响;③消费者说服知识会调节感知稀缺性与感知策略性的共同中介效应,即低说服知识更容易让感知稀缺性中介效应占优,而高说服知识则更容易让感知策略性中介效应占优。以上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和完善新产品脱销、保护动机和说服知识等理论,且可以为厂商定价、消费者合理决策和监管机构调控治理等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概念内涵、结构维度及量表开发
    王雪莲, 李嫄, 张悦, 张洋, 郭然
    2024 (12):  183-196. 
    摘要 ( 46 )   PDF(11679KB) ( 31 )  
    探究消费者理解并接受“形式新颖各异”的品牌跨界联合活动的判定标准,对品牌跨界联合活动的成功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鉴合理性理论,界定了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挖掘了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的结构维度并开发了测量量表及简版量表。研究结果表明,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包括实用合理性、道德合理性、认知合理性与情感合理性4个维度,以及功效提升、用心创造、优势迁移、情感共鸣等13个子维度;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量表包含4个因子,17个测量题项,简版量表包含4个因子,12个题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版量表均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可作为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的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沉默对绩效及关系行为的作用机制: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日志研究
    彭雪, 廖美施, 汪林
    2024 (12):  197-208. 
    摘要 ( 64 )   PDF(10542KB) ( 33 )  
    以往关于员工沉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对其前因的探讨,对其后果影响的研究仍显不足。通过对102名员工及其领导连续10个工作日的日志调研,本研究从自我调节理论的视角揭示了员工沉默为何及何时能够影响员工的绩效行为(角色内绩效和创造力)和关系行为(社会阻抑)。多层次被调节的间接作用模型结果显示,员工沉默与工作脱离正相关;工作脱离与角色内绩效、创造力负相关,与社会阻抑正相关;工作脱离在员工沉默与这些结果变量之间发挥间接作用;组织互惠显著地负向调节了员工沉默通过工作脱离对这些结果变量的间接影响。本研究既为员工沉默的后果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也为企业如何降低员工沉默的消极影响提供了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工会耦合关系与组织健康——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研究
    胡恩华, 查萱琪, 单红梅, 韩明燕
    2024 (12):  209-221. 
    摘要 ( 64 )   PDF(11531KB) ( 25 )  
    组织健康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重要保障。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过于关注经济目标和效率的认知局限,缺少对组织持续成长和均衡发展的考虑,导致组织不健康“病症”多发。随着中国工会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工会与企业建立起互动的耦合关系,有助于企业突破认知局限并有效关注、解释和配置组织注意力,从而改善组织健康。本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探讨不同企业-工会耦合关系对组织健康的差异化影响。通过两时点问卷调研收集到609份企业管理者/工会主席数据,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以“松散耦合”为特征的边缘型企业-工会耦合关系对组织健康产生负向影响;②以“生产联盟”为特征的辅助型企业-工会耦合关系与组织健康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③以“竞争制衡”为特征的纠偏型企业-工会耦合关系与组织健康间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④以“价值共创”和“效益共享”为特征的共生型企业-工会耦合关系能够对组织健康产生正向影响。相比于其他模式,在中国组织情境下,共生型企业-工会耦合关系对组织健康的改善更为有效。研究结论不仅为组织健康的前因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丰富了中国情境下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的影响效应研究,还为建设合适的企业-工会耦合关系以改善组织健康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管理领域中的员工绿色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
    张淑洁, 王兴元, 唐贵瑶
    2024 (12):  222-234. 
    摘要 ( 75 )   PDF(11579KB) ( 36 )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学术界对于如何通过管理员工行为建构绿色组织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深入。员工绿色行为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了组织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但是,目前学术领域对员工绿色行为的概念、分类、理论和测量等还缺乏一致性的认识,研究重点相对零散,因此亟需构建整合的研究框架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员工绿色行为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规范、动机、交换、态度和情感五个视角,分析了员工绿色行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员工绿色行为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梳理;最后,基于多层次视角构建了研究框架,整合了员工绿色行为的前因、中介、调节和结果变量,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值得关注的若干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计与财务管理
    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与中小股东异议:基于审计师议案的经验证据
    陈运森, 陆晨, 于耀
    2024 (12):  235-248. 
    摘要 ( 70 )   PDF(10901KB) ( 37 )  
    推动中小股东积极行权是践行“监管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和中小股东续聘审计师议案投票数据,探讨证监会对事务所的随机监管能否激发中小股东参与审计师议案的积极性。实证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能显著提高被监管客户的中小股东对续聘审计师议案的异议率,尤其在审计师声誉较差、审计质量较低、外部监督薄弱的情境下,激励效应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通过提升市场和中小股东的关注度,以及促进中小股东信息获取来推动其积极表达对审计师议案的异议。进一步分析表明,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增加了被监管客户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和中小股东对年报议案的异议率。同时,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兼具事务所分所及行业的溢出效应。本文结论为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如何影响审计师议案的中小股东异议率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证据,也为监管部门引导中小股东积极行权提供了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王开阳, 孙倬, 陈鹏程
    2024 (12):  249-262. 
    摘要 ( 81 )   PDF(11466KB) ( 32 )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寻求提升其财务绩效。通过构建经营结果随机波动条件下的融资-生产决策模型,本文揭示了数字化转型通过动态能力影响财务绩效的内在机制,指出作为动态能力具体维度的财务柔性在绩效提升过程中的调节性影响以及中介作用。本文基于2007—2020年的A股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能够增强企业对市场环境波动的适应能力,进而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第二,财务柔性在上述过程中同时发挥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具备财务柔性的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可更好地提升其财务绩效。本文有助于丰富数字化对企业管理作用的有关理论,并为更好地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提供相关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研究
    路径演化视角下学术创业过程、特征和关键难点探索——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团队为例
    刘志迎, 张晓凤, 邵云飞
    2024 (12):  263-274. 
    摘要 ( 66 )   PDF(10263KB) ( 29 )  
    科研成果转化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学的难题,学术创业是其重要路径。我国学术创业成功率一直较低,其演化路径和关键难点在理论上尚缺乏清晰认知,实践中有大量企业在艰难探索。为此,本研究基于路径演化视角,采用嵌入式纵向单案例研究,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团队为对象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1)基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学术创业过程可划分为基础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中间性试验和商业化五个阶段,呈阶梯式发展,且相互之间存在互动,每个阶段对应不同核心特征;(2)学术创业五阶段依次存在科研经费不足、研发设备短缺、国际技术标准锁定困难、应用场景挖掘不足、高管团队知识异质性较低五大关键难点。本研究在理论层面补充了学术创业研究,为高校、学术型企业家、学术衍生企业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理论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情境下消费品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路径研究
    海淼, 林海芬, 左晓斌, 李莉
    2024 (12):  275-288. 
    摘要 ( 81 )   PDF(13630KB) ( 59 )  
    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消费升级趋势的强化,驱使中国消费品企业借助高端化战略变革谋求进一步发展。围绕这些企业如何实现高端化战略变革的问题,本文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雅迪、波司登、飞鹤、竹叶青和方太为研究对象,揭示其殊途同归的高端化战略变革路径。首先,研究提炼出与高端化战略变革路径构成和形成相关的11个主范畴:高端化战略变革目标、收缩经营范围、扩张经营范围、资源储备匮乏、资源储备丰富、设计颠覆性概念、重构升级质量模块、重构升级营销模块、重构升级渠道模块、重构组织结构、数字化;其次,识别并挖掘不同消费品企业形成差异化高端化战略变革路径的根本原因,即差异化的资源储备状态;再次,识别各变革路径间的共有部分和差异部分,并挖掘其在变革中的独特功能;最后,组合共有与差异部分,形成分别适用于资源储备匮乏型、中低端资源储备丰富型消费品企业的收缩型高端化战略变革路径,以及适用于优质资源储备丰富型消费品企业的扩张型高端化战略变革路径。本文结论旨在补充并丰富高端化战略变革理论体系,为消费品企业的高端化战略变革实践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财经大学智慧财务与会计创新实验室简介
    2024 (12):  289-289. 
    摘要 ( 37 )   PDF(15442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目录
    总目录
    2024 (12):  290-295. 
    摘要 ( 50 )   PDF(5272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