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经济与金融管理
    基于多层复杂网络结构分析的关联贷款风险识别模型
    张恩勇, 刘超, 李永立, 夏丽娟
    2024 (5):  3-11. 
    摘要 ( 105 )   PDF(2610KB) ( 200 )  
    关联贷款是指因某种(或若干种)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多笔贷款,这些贷款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集体性违约。由于关联贷款中存在复杂的多头贷款及隐蔽的影响关系,使得银行难以识别关联贷款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本文基于多家商业银行的贷款担保等数据构建了多层复杂网络,提出了一种识别关联贷款结构的算法,并讨论了执行效率;统计了不同关联贷款结构的实际违约率,并与4种风险指标进行对比;最后检验了不同关联贷款结构违约风险的显著性。结果表明:(1)本文构建的多层网络关联贷款模型及提出的识别算法,能大幅提高关联贷款识别效率及精准度,克服单层网络无法解决的关联贷款双重隐蔽性问题;(2)介数、聚类系数指标与关联贷款真实违约率表现较为一致,而基于清偿能力与风险距离的指标对关联贷款真实违约率的预测存在失灵现象;(3)当关联贷款网络中具有圈联结构与汇结构时,贷款的违约风险会显著增加。本文构建的模型及算法为识别多银行、多关系的关联贷款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指导银行识别风险网络结构、管控关联贷款风险具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平均准确度和贝叶斯准则指标遴选的企业违约预测研究——以中国上市小企业为例
    董冰洁, 周颖, 李继哲, 王珊珊
    2024 (5):  12-24. 
    摘要 ( 57 )   PDF(1319KB) ( 61 )  
    研究上市小企业违约风险对缓解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以及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大数据视角从上市小企业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和宏观经济指标等300多个指标中遴选出一组最优指标组合,并用这个最优指标组合建立中国上市小企业违约预测模型。本文的创新和特色:以指标Xi的基尼系数最小作为划分违约上市小企业和非违约上市小企业的节点。以一个指标组合构造一棵决策树,从m个指标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得到多个指标组合,并用这多个指标组合构建多棵决策树。计算任意打乱指标Xi的取值前后多棵决策树的违约预测误差值的差值均值,作为指标的重要性值VI(Xi),并保留重要性较大的指标。以保留的指标和上市小企业违约状态构造贝叶斯准则值,以每次增加一个指标和减少一个指标的方法,遴选贝叶斯准则值最小时的指标组合作为最优指标组合。研究表明:(1)本研究遴选的指标能预测上市小企业违约状态。(2)多数据集对比分析、多指标遴选对比分析和多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指标遴选方法优于蓝本文献和其他3种典型的指标遴选方法。(3)不同地理区域的上市小企业信用资质最高的是东部地区。不同上市途径的上市小企业信用资质最高的是非借壳上市小企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拆东墙补西墙——借款人“借贷还债”特征对还款行为的实证研究
    兰茹佳
    2024 (5):  25-39. 
    摘要 ( 112 )   PDF(2969KB) ( 123 )  
    随着中国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借贷产品不断丰富,借款人的借款渠道和选择不断增多,“借贷还债”现象尤为突出。本文使用我国某大型现金贷平台数据,对现金贷平台中具有“借贷还债”特征借款人的还款行为,从借款订单和借款人两个维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现金贷“花呗”额度使用率与违约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即“花呗”额度使用率越高,现金贷借款或借款人违约或逾期的可能性越大。从异质性角度,研究结论表明,居住在小城市的借款人,相对于居住在较大城市借款人还款表现更差,更容易发生违约或逾期。此外,男性借款人相较于女性,还款表现更差,更容易发生违约或逾期行为。本文从“借贷还债”角度剖析借款人违约行为,对于当前我国加强网络借贷市场监管,完善个人征信体系,规范网络借贷市场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房价上涨对实体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产业链视角
    许士杰, 董纪昌, 董志, 李秀婷
    2024 (5):  40-48. 
    摘要 ( 71 )   PDF(1253KB) ( 117 )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实体经济部分行业,特别是产业链下游行业的投资低迷形成了鲜明对比。本文利用上市企业数据,从产业链视角揭示了房价上涨对实体企业投资行为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表明,房价上涨会对实体企业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其影响程度与企业所处行业的产业链位置有关,引起上下游行业间的投资失衡。2010年以前,房价上涨对产业链上游企业的投资挤出效应较强;2010年后,对下游企业的挤出效应较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差异放大了房价上涨对企业投资的差异化挤出效应,而房地产调控政策能部分消减挤出效应。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证实了房价上涨是实体经济投资行为异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为政府制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升实体经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供了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观的“赢者诅咒”效应——来自2020年浙江省网络司法拍卖房产的证据
    赖玥, 成天柱, 张俊丽
    2024 (5):  49-63,74. 
    摘要 ( 108 )   PDF(1415KB) ( 108 )  
    拍卖市场中的拍品价格若被过高估值,参与者可能因为赢得拍卖而亏损,称为“赢者诅咒”。本文结合信息经济学有限关注理论及行为经济学的过度反应和从众效应理论,对最高价公开拍卖共同价值模型进行拓展,并利用2020年淘宝司法拍卖平台上的6690份浙江省网络法拍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围观提高了网络法拍房的成交溢价,增加了“赢者诅咒”出现的概率,产生围观的“赢者诅咒”效应;②该效应因围观引起竞价人的过度反应和从众行为而形成,围观的信息传递路径并未得到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建立在共同价值拍卖基准模型拓展而来的理论基础上,与行为经济学的过度反应和从众效应推论相符,同时经受了充分的稳健性检验,为进一步研究拍卖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实证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与创业管理
    基于空间计量的资源集群与创新网络的互动关系研究
    金镭, 张璐, 陈劲, 常原华, 张强, 白裕
    2024 (5):  64-74. 
    摘要 ( 290 )   PDF(2584KB) ( 100 )  
    如何通过资源型集群的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驱动,避免路径锁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正在面对的难题。本文首先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资源型集群的经济发展效率和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效率,然后以空间地理因素为切入点,构建了资源型集群和区域创新网络的空间计量模型,探索由技术、人员、信息等因素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对资源型集群和区域创新网络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中的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网络存在显著的“虹吸效应”;区域创新网络对资源型集群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资源型集群对区域创新网络的贡献相对较少;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技术、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资源型集群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策工具对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活动面板数据的实证
    成全, 蒋世辉, 王海燕
    2024 (5):  75-88. 
    摘要 ( 42 )   PDF(2204KB) ( 51 )  
    研究政策工具对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提升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也是政府制定原始性创新政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基于2011-2019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选取六种相关的原始性创新政策工具,并将其划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及环境型,然后通过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政策工具协同作用及政策工具类型分布两类情境进行回归分析。研究扩展了企业原始性创新的政策工具箱,揭示了政策工具在实践应用中对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开发与运用需求型、环境型政策工具,优化创新政策工具体系,加强对企业原始性创新政策工具的协同管理,强化监管力度,确保企业原始性创新的有效性与持续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王宏起, 李雨晴, 李晓莉, 张琳峰, 李莹莹
    2024 (5):  89-100. 
    摘要 ( 113 )   PDF(1461KB) ( 374 )  
    数字经济时代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和边界均在发生变化,数字创新能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复杂多变环境中实现突破性创新的重要因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创新能力数字化升级的两个方向与四项活动,以320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运用分层回归揭示数字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敏捷能力和重组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并在机会感知、运营协调、适应性重组和探索性重组四项活动中发挥作用;技术动态性、市场动态性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调节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揭示数字创新能力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数字化契机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应链安全对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2001-2020年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盛竹, 任俊霖, 杜婷
    2024 (5):  101-112. 
    摘要 ( 80 )   PDF(1509KB) ( 119 )  
    本文将供应链安全划分为供应链敏感性和供应链弹性两个维度,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16个制造业产业领域,基于2001-2020年的产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供应链敏感性和供应链弹性对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敏感性对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供应链弹性对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作为调节变量,产业技术密度削弱供应链敏感性对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削弱供应链弹性对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产业脆弱程度增强供应链敏感性对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削弱供应链弹性对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场营销
    电商直播中主播情绪沟通与认知沟通对消费者直播购买行为的影响
    石文华, 黄来恩, 吕廷杰, 胡明瑶
    2024 (5):  113-125. 
    摘要 ( 136 )   PDF(1398KB) ( 440 )  
    随着电商直播模式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主播直播时的话术内容已成为影响消费者直播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主播的积极情绪沟通、消极情绪沟通以及认知沟通如何影响消费者的直播购买行为。本研究通过收集电商直播间的真实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实验室实验做进一步验证,研究发现积极情绪沟通和认知沟通对消费者直播购买行为有正向作用,且两者存在交互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主播类型(企业主播和名人主播)和商品类型(私有消费品和公开消费品)在其中存在调节效应,情绪沟通更容易在名人主播和公开消费品上产生影响,认知沟通更容易在企业主播和私有消费品上发挥作用。因此,本研究丰富了电商直播领域的情绪与认知研究,拓展了信息加工理论在电商直播场景中的实践应用,研究结论对主播的直播话术制定、企业的直播策略选择以及观众的理性购物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者生成内容对消费者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张红红, 宫秀双, 陆佳雯
    2024 (5):  126-136,163. 
    摘要 ( 100 )   PDF(2596KB) ( 238 )  
    作为企业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社交媒体影响者营销为品牌传播带来巨大流量。本研究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和说服知识模型,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数据,探究了影响者生成内容的四个核心因素对消费者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者生成内容的形式、内容享乐价值、推广激励及推广意图对消费者参与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即影响者发布以视频形式、高享乐价值、有推广激励或以品牌宣传为意图的推广内容更能激发消费者的点赞、评论和转发行为。此外,推广意图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当推广意图是品牌宣传时,视频形式(vs.图文形式)或有推广激励(vs.无推广激励)的影响者生成内容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评论和转发行为,而当推广意图是销售转化时,高享乐价值(vs.低享乐价值)的影响者生成内容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评论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碑“种草”到实际消费的影响路径与关键因素——基于建构型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李研, 武瑞娟, 刘建新
    2024 (5):  137-150. 
    摘要 ( 92 )   PDF(1496KB) ( 166 )  
    近年来,新兴词汇“种草”在网络上被消费者广泛使用。基于建构型扎根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口碑“种草”到实际消费的影响路径与关键因素的理论模型。根据该理论模型,影响口碑“种草”的重要因素包括口碑的信息源特征、信息特征、产品特征和受众特征;口碑会通过信息性影响、规范性影响和价值表达性影响引发“种草”;口碑“种草”会具体表现为猎奇心理、消费期待、消费意愿和消费计划;从口碑“种草”到实际消费之间存在时间差,时间差可能由不同原因导致,并且引发消费者的应对行为;口碑“种草”后,消费者既可能产生实际消费,也可能放弃消费。这些研究发现不仅对口碑推荐、人际影响等方面的理论做出贡献,并且对企业深入了解网络时代的口碑效应、消费者了解自身行为决策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团队绩效报酬的“连坐治庸”效应探讨
    马君, 王靖文
    2024 (5):  151-163. 
    摘要 ( 79 )   PDF(1502KB) ( 68 )  
    推进团队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解决团队激励问题。传统团队激励通过利益捆绑机制旨在促进团队合作,然而团队中的绩差者不仅拖累团队绩效,还会影响其他团队成员的报酬。因此,打破“绩效连坐”的负面效应,挖掘团队激励中的自我纠偏机制便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归因理论的三个要点(控制点、可控性、稳定性)、内疚感产生的三个条件(拖累他人、内归因、可控)、绩效改进的三个前提(期望值、工具性、效价)以及鞭策策略的三个表现(情感、认知、行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三项交互的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旨在揭示“连坐治庸”的良性机制。运用区间估计Bootstrap法和J-N法对24家企业116个团队的调查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1)在实施团队绩效报酬的条件下,若员工的绩差表现由内部可控的因素导致,则会激发其内疚感,产生绩效改进动机;(2)同事在归因的基础上采取鞭策策略的对待方式,将加强处于内疚感的绩差者产生更强的绩效改进动机。本研究从自我驱动的视角为中国传统军事智慧“绩效连坐”制度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也为现代组织如何打破“团队激励困境”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枪匹马还是并肩作战?领导底线心智对员工追随行为的影响
    张焱楠, 祝养浩, 龙立荣, 秦峰, 许云鹏
    2024 (5):  164-177. 
    摘要 ( 116 )   PDF(1410KB) ( 182 )  
    领导底线心智是指领导者仅以底线结果为核心,忽视组织其他重要事项的一维思维模式。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了领导底线心智对员工追随行为的影响,并考察员工基本心理需求挫败的中介作用和集体主义导向的调节作用。通过一项情景实验(N=130)和一项三阶段问卷调查(N=302),本文发现领导底线心智通过增加员工基本心理需求挫败,正向影响员工的消极追随行为和负向影响员工的积极追随行为;员工的集体主义导向不仅调节着领导底线心智对员工基本心理需求挫败的直接影响,而且还调节着领导底线心智通过基本心理需求挫败对员工追随行为的间接影响。也就是说,员工集体主义导向越高,领导底线心智对员工追随行为的影响越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计与财务管理
    智能制造、创新文化与企业成本粘性
    惠丽丽, 谢获宝
    2024 (5):  178-193. 
    摘要 ( 71 )   PDF(1645KB) ( 105 )  
    成本粘性反映企业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引入机器学习方法,用词嵌入模型度量微观智能制造程度,研究智能制造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及其后果。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有助于缓解成本粘性;在企业创新文化程度较高的情形下,该效应更加显著。在替换主要变量和检验方法、增加控制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采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PSM倾向性匹配等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赋能和信息赋能是智能制造缓解成本粘性的重要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强和行业竞争性强的环境中,智能制造缓解企业成本粘性的效应更强。本文结合非正式制度因素,揭示智能制造改善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后果及其过程,为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资持股影响监管倾向了吗?来自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证据
    黄健峤, 陈运森, 邓祎璐
    2024 (5):  194-206,247. 
    摘要 ( 45 )   PDF(1370KB) ( 69 )  
    深化资本市场开放是我国政府近年来推动资本市场监管转型的重要途径,但股票市场开放是否影响了一线监管倾向并实现了以开放促改革的初衷?尚不得而知。本文基于财务报告问询函探讨了股票市场持续开放背景下外资持股与交易所一线监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外资持股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的概率、轮数以及数量。上述结论在降低内生性问题的干扰后依然成立。外资持股对公司收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分析师关注度高的企业以及股权制衡度高的企业之中。进一步分析发现,外资持股的公司更不可能收到需要中介机构发表核查意见的函件,函件所涉问题也更少,且这些公司延期回函的概率更低,回函的总体数量也更少。此外,上述影响主要体现在外资通过陆港通机制持股的公司中。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开放的持续深化有助于通过外资促进监管机构一线监管行为的转变,结论对于近年来我国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效率具有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风险与应急管理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网络演化及绩效研究——以武汉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王红梅, 石银凤, 郭小倩
    2024 (5):  207-220. 
    摘要 ( 42 )   PDF(4446KB) ( 46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给应急管理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和优化跨部门合作网络对于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疫情防控应急组织间关系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融合非常态和常态两种社会形态,全面剖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网络的演化情况及绩效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似组织属性的组织之间更易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复杂的合作网络;但非常态应急合作网络与常态化应急合作网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非常态应急合作网络的整体绩效更高。基于此,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需要兼顾非常态应急和常态化防控,依据应急情境的变化,协调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及涉及的组织,并把组织间紧密的依赖关系作为维持组织信任、推动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功能鲁棒,进一步探索提升应急合作网络有效性的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危机反应匹配吗?不同受众视角下被诽谤企业强势回应语调的效果及风险研究
    杨洁
    2024 (5):  221-234. 
    摘要 ( 32 )   PDF(1449KB) ( 28 )  
    随着竞争加剧,商业诋毁成为企业面临的一种受害者危机,由于商业诋毁具有针对性、破坏性和责任不明性,企业回应力度与所承担的责任大小是否一致,存在印象管理的目的性感知风险。本文在A股上市企业商业诋毁情境下,基于机器学习和情感词典构建危机回应语调分析的测量指标:行动性、确定性和语气强度,实证检验不同受众下被诽谤企业强势回应语调的效果及相互作用,最后实验验证“心虚”的目的性风险感知机制。结果表明,商业诋毁事件后,投资者对被诽谤企业强势回应反应消极,内在机制是危机反应匹配不一致所引起的心虚的目的性感知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新闻工作者(vs.股票分析师)对强势回应语调具有消极(vs.积极)反应,且二者对投资者反应具有信息中介的过滤器作用,新闻工作者陈述后投资者反应越消极,而股票分析师评估则相反。最后,不同形象维度对受众的风险感知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拓展了危机回应语调引起的防御风险研究,进一步加深对企业应对不同受众的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共管理
    政府环境关注与企业环境治理——基于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分析的视角
    游家兴, 于明洋, 曹旭, 伍翕婷
    2024 (5):  235-247. 
    摘要 ( 54 )   PDF(1340KB) ( 56 )  
    本文以200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政府工作报告量化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考察其对辖区内企业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越高时,企业环境治理越能够言行一致,即企业的环保投资规模越大、环境信息披露程度越高;上述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当政府对环境关注程度越高时,企业获得政府环境补助的概率越大、缴纳排污费的可能性越高、绿色创新产出越多。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污染越严重、企业所在省份环境执法力度较强、企业受到媒体关注较多时,地方政府环境关注越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环境治理,呈现言行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标-工具-效力: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政策的三维图景
    姚怡帆, 张相, 叶中华
    2024 (5):  248-259. 
    摘要 ( 45 )   PDF(2339KB) ( 51 )  
    数字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有力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沿阵地,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全面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体系,在“目标-工具-效力”三维框架下,本文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PMC指数模型对2015-2021年间国家层面出台的54份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文本进行了量化考察。研究发现,虽然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目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和数据赋能政务服务改革的工作思路,政策工具覆盖较为全面,政策效力也整体作用良好,但仍存在政策目标多样性有待丰富、政策工具结构不合理、政策内容预测和反馈机制乏力的问题。据此,应从强化政策设计的“全局意识”、用足“软硬兼施”的政策“工具箱”、建立政策“全身体检”和“政策巡视”制度三个方面,持续优化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研究
    社区企业构建农村创业生态系统的逻辑——本土创业情境单案例调查研究
    梁静鑫, 祁明德, 桂拉旦
    2024 (5):  260-275. 
    摘要 ( 74 )   PDF(3991KB) ( 151 )  
    农村创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农村创业支持型空间,对促进农村创业意义重大。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社区企业主导构建农村创业生态系统的具体探讨,未能凸显社区企业在资源强约束的农村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逻辑差异性。本文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采用针对社区企业M公司的单案例研究设计,对本土创业情境下社区企业主导构建农村创业生态系统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社区企业通过价值主张联结本、异地核心行动者,进而匹配“内嵌行动”激活村落本土社会资源的生产、“回嵌行动”向村落组合本地匮乏而异地拥有的传统创业生态系统资源要素,形成兼具资源生产及资源组合的资源关系秩序,最终农村创业生态系统与村落社会在价值交换中产生“乡村振兴价值溢出”,是农村创业生态系统实现完全构建的重要标志,形成了“价值主张-行动者-行动-价值溢出”的内在逻辑。研究推进了创业生态系统微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并为农村社区企业管理实践及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平台的二元治理模式——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唐方成, 裴利娟, 董彩婷, 宋玉涛
    2024 (5):  276-288. 
    摘要 ( 83 )   PDF(1748KB) ( 87 )  
    数字经济催生了大量的新技术,深度变革了数字平台的发展环境与互动方式,重构了数字平台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如何管理参与者实现价值共创,推动平台健康发展成为数字平台治理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价值共创视角,探讨了数字平台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通过对数字孪生领域的领先数字平台——51WORLD的纵向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融合数字治理与非数字治理的二元治理模式。在初创阶段,平台所有者采取资源整合机制和声誉治理机制,激发参与者进行价值共创的能力和意愿,实现基础性价值共创。在成长阶段,平台所有者采用技术适配机制和多边信任机制,提升参与者进行价值共创的能力和意愿,实现扩展性价值共创。在成熟阶段,平台所有者采用技术共享机制和利益承诺机制,强化参与者进行价值共创的能力和意愿,实现持续性价值共创。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数字治理与非数字治理之间既具有互补关系,也具有强化作用,数字治理能提升参与者的价值共创能力,非数字治理能激发参与者的价值共创意愿,二者共同促进参与者价值共创的实现。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平台治理的多维结构,深化了数字治理与非数字治理之间的关系认知,为发展数字平台治理理论、丰富治理机制内涵做出了理论贡献,并为数字平台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