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经济与金融管理
    行为金融视角下投资者情绪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
    杨松令, 牛登云, 刘亭立, 王志华
    2021 (6):  3-15. 
    摘要 ( 346 )   PDF(1233KB) ( 436 )  
    在实体企业金融类资产配置程度不断提高的现实背景下,企业金融化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已有成果多聚焦于宏观层面的诱因分析,尚缺乏研究从行为金融视角提供来自新兴市场的微观证据。为此,本文以非金融保险类、非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模型推导和实证检验,刻画了行为金融视角下投资者情绪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造成的股票误定价会显著提升实体企业的金融化水平,而企业的股权融资依赖程度和管理者迎合程度会强化二者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作用关系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间及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均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从行为金融角度拓展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机理研究,有助于识别市场情绪在实体企业金融类资产配置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为监管层管理资本市场情绪、规范股权融资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亦有助于实体企业和中小投资者合理规避投融资过程的风险和投机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动性边际成本与资产价格行为
    王春峰, 向健凯, 李洋, 房振明
    2021 (6):  16-28. 
    摘要 ( 266 )   PDF(1359KB) ( 201 )  
    本文采用订单流高频数据计算了评价个股流动性的新指标——流动性边际成本,以反映订单流对价格冲击的大小。本文从微观结构和价格惯性两方面验证了流动性边际成本对资产价格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流动性边际成本日内动态呈现明显的L型特征和分层现象;第二,流动性边际成本相对于订单流不平衡,对高频尺度的价格变化具有更显著的解释能力,在控制公司市值规模、订单流不平衡程度、交易时间和市场状态后,结论依然成立;第三,流动性边际成本对小市值公司的价格惯性影响比对大市值公司的影响更显著,从而验证了市场操纵策略更容易出现在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上,为流动性与价格惯性异象提供了新的佐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碳清缴超额保险的企业碳交付风险管理
    骆嘉琪, 杨鑫焱, 余方平, 匡海波
    2021 (6):  29-40. 
    摘要 ( 302 )   PDF(1409KB) ( 190 )  
    近年来,随着碳减排力度日益加大、碳配额总量上限逐步下调,众多控排企业面临的碳排放成本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不确定环境下的碳清缴超额保险助力降低控排企业的碳交付风险。首先,结合当前我国碳减排政策和碳交易试点机制,设计了碳清缴超额保险的基本形态及其期限结构、赔付结构。其次,借助实物期权理论,构建了碳排放量和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双随机情境下的保险定价模型,重点考虑了超排行为发生背景下的购买成本与罚款成本,借助区间预测方法对碳清缴超额保险保费进行厘定。最后,选取典型试点控排企业上港集团进行案例分析,较好地展示了本研究提出的利用碳清缴超额保险协助企业进行碳交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非对称动态条件相依国际资产配置研究
    巩建英, 王璐熠, 吉小东
    2021 (6):  41-52. 
    摘要 ( 217 )   PDF(1382KB) ( 137 )  
    通过国际资产配置可以分散市场层面和行业层面的投资风险,还可以对冲某些特质风险。本文以股票市场为例构建跨市场跨行业风险资产的遴选方法,旨在通过国际资产配置降低资产间的联动风险,为投资者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提供新思路。文中首先测度了国际主要金融市场间的非对称动态相依性,选择相依性较弱的金融市场作为备选,通过市场分割分散市场风险;之后确定风险资产质量的评价指标,从备选市场中遴选出有投资潜力的行业(风险资产)建立资产池。回测数值试验表明,基于市场分散和行业分散策略构建的风险资产遴选方法能提高资产池的质量,尤其是在风险控制方面优于市场基准。本研究旨在形成系统的风险资产遴选思路,为投资者建立高质量的资产池进行国际资产配置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融化、融资约束与企业经营绩效——基于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实证研究
    郭丽丽, 徐珊
    2021 (6):  53-64. 
    摘要 ( 285 )   PDF(1733KB) ( 318 )  
    本文利用2011—2016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我国金融化对非金融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尝试从实体投资这一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化与企业经营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实体投资在这一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金融化通过“挤出”实体投资,进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引入企业融资约束,本文发现,高融资约束下,由于资金受到限制,企业倾向于将实体投资转向金融投资,金融化对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被放大,而低融资约束下,企业融资渠道被拓宽且金融收益可以“反哺”实体经济,金融化对经营绩效的正面效应得到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约束均负向调节金融化与实体投资、实体投资与经营绩效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出口依赖型企业财产保险需求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肖金梅, 刘猛, 洪锐凌
    2021 (6):  65-75. 
    摘要 ( 156 )   PDF(1173KB) ( 119 )  
    面对逆全球化势力抬头、中美贸易战等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出口依赖型企业对外贸易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本文基于外部需求冲击视角研究各因素对中国出口依赖型企业的财产保险需求影响,不仅能为出口依赖型企业财产保险需求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还为出口依赖型企业财产保险购买提供经验证据。本文创新性地基于外部需求冲击视角对企业财产保险需求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假说;构建面板随机效应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使用泊松回归及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内生性检验。研究发现,外部需求冲击越大的出口依赖型企业财产保险需求越小;利息成本大、所得税税率高、盈利性越低及有形资产占有越多,出口依赖型企业购买财产保险的需求越大。子样本回归结果证实:相较于非国有出口依赖型企业,国有出口依赖型企业财产保险需求受到外部需求冲击的影响更大;相较于东部核心区,非东部核心区出口依赖型企业受到外部需求冲击的影响更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与创新管理
    高新技术产业如何打造健康的创新生态系统: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
    宋华, 陈思洁
    2021 (6):  76-84. 
    摘要 ( 223 )   PDF(1252KB) ( 487 )  
    基于核心能力的视角,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健康创新生态系统所需具备的系统层次的基础核心能力。参照前人对企业核心能力维度的研究,构造了包括协调能力、知识触达能力以及创新扩散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的系统层次核心能力模型,强调这三种能力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创新生态系统自组织、涌现性、协同演化以及适应性的基本要求。实证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系统的协调能力、知识触达能力以及创新扩散能力都会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性产生积极作用,而且创新扩散能力还在另外两种能力作用中具有中介效应,由此也进一步表明了创新扩散能力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发投入对创业板IPO抑价的影响研究
    杨艳萍, 王林鑫
    2021 (6):  85-97. 
    摘要 ( 216 )   PDF(1276KB) ( 144 )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认证监督效应与信号传递理论,构建了研发投入、风险投资与IPO抑价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2014—2018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380家公司,实证检验研发投入对IPO抑价的影响,从风险投资参与、持股比例、国有背景、联合持股四个方面剖析风险投资对研发投入与IPO抑价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业板企业上市前三期的研发投入强度越高,IPO抑价越严重;风险投资的介入加剧了研发投入强度与IPO抑价的相关性,风险投资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风险投资的高持股比例、具有国有背景、两家或两家以上风险投资联合持股,能够降低风险投资通过IPO的投机性,充分发挥认证监督效应,弱化研发投入与IPO抑价的正相关性,产生显著负向调节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三维信任网络的联合风险投资多属性群决策模型
    赵萌, 潘睿莹, 肖启锐
    2021 (6):  98-110. 
    摘要 ( 195 )   PDF(1312KB) ( 271 )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联合风险投资决策呈现多属性群决策的特点,且在日趋网络化、社群化的背景下,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会影响决策结果。本文提出基于三维信任网络的联合风险投资多属性群决策模型。首先,将二维信任函数拓展为三维形式,通过对投资方相互投资和总投资次数确定信任矩阵并完成信任网络的搭建;其次,将概率语言集与信任评价相结合描述投资方的评价信息,体现风险投资决策模糊的特点;再次,引入可视化交互来提高群体一致性水平,并采用意见采纳因子平衡个体意见的独立性与群体一致性;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决策结果的稳健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技术进步、正外部性与中国环境污染治理
    谢荣辉
    2021 (6):  111-121. 
    摘要 ( 448 )   PDF(1220KB) ( 426 )  
    技术进步的方向将对经济活动的环境结果产生深刻的影响,技术进步由污染型向绿色型的转变,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模式从“灰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根本变革。本文在区分污染型技术和绿色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将绿色技术引入污染排放方程构建理论模型,着重考察了绿色技术进步及其双重外部性特征对环境污染排放的影响机理,并运用2002—2014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GMM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中国当前技术进步呈现出显著的污染密集型特征,是导致环境污染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②绿色技术进步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的排放,是改善中国环境质量的关键手段;③工业行业全样本回归中,环境规制有效纠正了绿色技术外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对绿色技术进步的环境改善效应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然而在污染密集行业的子样本回归中,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节焦点对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认知视角
    谷晨, 张玉利, 崔连广, 邓舒婷
    2021 (6):  122-133. 
    摘要 ( 294 )   PDF(1262KB) ( 280 )  
    调节焦点理论作为分析个体决策及行为的有效工具,在创业研究中的应用仍十分不足。本研究从认知视角入手,通过我国5省市千份有效样本检验了研究提出的调节焦点对创业决策影响的多中介模型,揭示了两类自我调节方式对创业决策差异化的作用及具体机制。结果表明促进型调节焦点会正向作用于个体创业决策,预防型调节焦点则呈现消极影响;个体对创业制度环境、风险和机会的感知完全中介了促进型调节焦点对创业决策的作用,而预防型调节焦点将直接影响个体决策。本研究深化了调节焦点理论,拓展了该理论在创业领域的应用,尤其针对创业决策阶段。同时,本研究立足我国创业实践,结论有助于本土创业者提升决策理性和认知能力,也为政策制定者科学设计与推进“双创”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场营销
    正向偶然情绪对同属顾客干预顾客不当行为的影响研究
    费显政, 韩超
    2021 (6):  134-143. 
    摘要 ( 250 )   PDF(1246KB) ( 344 )  
    面对顾客不当行为,同属顾客的干预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着眼于探讨正效价偶然情绪的作用。三个实验研究发现:(1)相对于满足情绪,带有自豪、感激情绪的同属顾客有更高的干预意愿;(2)在高感知风险情境下,正效价情绪对干预意愿的作用会被抑制;(3)高兴和惊喜这两种情绪下,干预意愿的差异并不能得到验证。本研究利用进化心理学和情绪维持理论拓展了对消费情境中正效价偶然情绪的解读,同时也对评价倾向框架在正效价偶然情绪下适用性的质疑提供了新的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负面情绪的中介作用
    张洁梅, 孔维铮
    2021 (6):  144-156. 
    摘要 ( 421 )   PDF(1318KB) ( 658 )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网络负面口碑会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为了解释其内在机理和边界条件,本文借助心理学实验方法,探究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个人品牌联结与冲动性购买特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构建了网络负面口碑对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双路径模型,通过操纵变量的组间实验来检验本研究提出的各项假设。研究表明:高强度负面情绪与冲动性购买意愿正相关,低强度负面情绪与冲动性购买意愿负相关,冲动性购买特质只调节了高强度负面情绪对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当高个人品牌联结的消费者接收到负面口碑时,其信息与原有认知发生冲突,出于“护犊子”的心理,负面口碑越强,高强度负面情绪也就越强,并随之激发其冲动性购买意愿;当低个人品牌联结的消费者接收到该品牌的负面口碑时,消费者根据现有的信息做出反应,负面口碑越强,低强度负面情绪也就越强,并会抑制其冲动性购买意愿。企业可以通过增强企业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个人品牌联结的高低采取不同的网络负面口碑管理对策和有效管理消费者的负面情绪等措施来实现对网络消费者的高效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品牌化的制度环境对企业参与的影响——行业竞争度的调节
    孙茹, 赵卫宏, 谢升成
    2021 (6):  157-166. 
    摘要 ( 161 )   PDF(1274KB) ( 203 )  
    区域品牌化的公共属性且难获短期回报导致管理者面临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的挑战。本文基于制度理论开发了一个行业竞争度调节下的制度环境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的概念化模型以回应这一挑战。来自我国3个区域品牌化典型地区10个行业716个样本证据显示,区域品牌化的制度环境压力(规制的、规范的、认知的)对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认知性趋同压力对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规制性和规范性趋同压力分别通过认知性趋同对企业参与具有间接影响。此外,行业竞争度对制度环境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具有调节效应。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强,规制性趋同压力对规范性趋同压力的影响没有显著变化,而对认知性趋同压力的影响呈趋弱态势;规范性趋同压力对认知性趋同压力的影响效能,以及认知性趋同压力对企业参与的影响效能则呈趋强态势。这些研究结论为基于行业竞争条件构建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的制度环境提供了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服社会资本对营销渠道的消极作用:控制机制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薛佳奇, 张竹
    2021 (6):  167-180. 
    摘要 ( 165 )   PDF(1335KB) ( 195 )  
    以往的供应链和营销渠道管理文献通常认为交易关系中的社会资本能够促进合作,提高双方绩效。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交易关系中的社会资本不仅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本文通过对212家制造商渠道关系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都与渠道关系绩效呈倒U型关系;制造商采用契约和专项投资这两种控制机制能够有效抑制关系资本对渠道关系绩效的消极影响,而制造商的吸收能力可以缓解结构资本对渠道关系绩效的消极影响。上述结论为制造商有效利用渠道关系中的社会资本,趋利避害,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魅力型领导对追随力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贾建锋, 牛雪妍, 赵若男, 李志刚
    2021 (6):  181-191. 
    摘要 ( 434 )   PDF(1244KB) ( 414 )  
    随着组织的扁平化发展和人力资本的价值体现,员工追随力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作为激发追随力的影响因素,魅力型领导风格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通过收集223名企业员工3个时点的配对数据,采用阶层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法进行假设检验,旨在揭示魅力型领导对追随力的影响,以及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和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魅力型领导对员工追随力具有正向影响;第二,心理可得性在魅力型领导与追随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第三,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在魅力型领导与员工心理可得性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第四,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调节了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魅力型领导对追随力的作用机制,揭开了影响过程的黑箱和发现了边界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资源保存理论的应用范围,为塑造管理者人格魅力、提升员工追随力提供了实践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导—领导交换对团队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
    陈超, 刘新梅, 葛瑞波
    2021 (6):  192-200. 
    摘要 ( 220 )   PDF(1181KB) ( 174 )  
    区别于以往研究大多只关注领导风格、特质等对团队创新的影响,本文从开放视角出发,引入“领导—领导交换”这一构念,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依次选取团队主动性、TMX为中介变量,构建了LLX对团队创新的作用模型。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56个研发团队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LLX不仅正向影响团队创新;还分别完全通过团队主动性和TMX的中介作用对团队创新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团队主动性和TMX在LLX与团队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即LLX通过提升团队主动性促进TMX水平,进而对团队创新产生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包容性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视角
    徐云飞, 席猛, 赵曙明
    2021 (6):  201-212. 
    摘要 ( 478 )   PDF(1265KB) ( 332 )  
    作为一种积极的绩效特征,主动行为被视为竞争优势和组织成功的关键决定因素。然而,对于包容性领导与员工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的探讨仍较为缺乏。基于社会影响理论,本文采用全国135家企业的237个团队和1131名员工的配对数据,通过跨层回归分析发现:包容性领导正向影响员工主动行为,其中领导信任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包容性氛围调节了领导信任与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团队包容性氛围水平越高,领导信任与员工主动行为之间正向关系越强。本研究为理解包容性领导与员工主动行为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与战略管理
    双元学习、联盟管理实践转移与联盟成功
    江旭, 杨薇
    2021 (6):  213-223. 
    摘要 ( 184 )   PDF(1221KB) ( 125 )  
    联盟管理实践(alliance management practices,AMP)是企业用以管理联盟的一整套方法、流程和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管理知识,AMP在联盟伙伴间的转移是一个包含AMP获取、AMP应用和AMP内化三个维度的二阶因子。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将单一组织层面的双元学习扩展到战略联盟背景下,探讨联盟企业双元学习的平衡维度和组合维度如何通过AMP转移的中介作用对联盟成功产生影响。本文所构建的“双元学习—AMP转移—联盟成功”的影响机制揭示了双元学习与联盟成功之间的关系“黑箱”,对推动组织学习和战略联盟研究均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项目资源细分的关键链进度监控方法研究
    张俊光, 李凯
    2021 (6):  224-231. 
    摘要 ( 150 )   PDF(3233KB) ( 121 )  
    现有的关键链项目进度监控方法只关注时间缓冲的消耗,忽略了资源对项目进度的影响。为解决现有方法监控效果随缓冲确定方法的不同而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资源细分的项目进度监控方法。将项目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资源根据各自的特点划分为三类,并通过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预警状态值,求解超期最小化目标函数,最后采用BPNN预测项目下一阶段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项目资源进度监控方法能够对项目将要发生的风险状况进行有效预测,对降低超期完工率和产能剩余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道国引资偏好”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
    海力皮提木·艾比卜拉, 谢富纪, 叶广宇
    2021 (6):  232-241. 
    摘要 ( 395 )   PDF(1209KB) ( 143 )  
    基于东道国倾向于绿地新建投资的引资偏好视角,利用演化博弈理论考察“东道国引资偏好”对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通过Hotelling模型建立资本密集型企业(知识或技术密集度较高)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含量较低、劳动力需求较大)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东道国引资偏好下两类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变迁机理。本文发现: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中,当东道国对绿地新建投资具有较强的引资偏好并提供力度较大的政策支持(减免税等优惠)时,市场会出现两类企业都通过绿地新建投资进入国际市场的演化均衡状态;反之,当选择绿地新建投资模式的外资企业因“东道国引资偏好”而能够获得的政策支持力度(便利条件)较小时,市场不会达到各类企业或其中的一部分企业均选择某一种市场进入方式(并购或新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稳定状态。此时,各类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东道国引资偏好”对于外资企业在当地的绿地新建投资行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同时,本文通过实际OFDI案例对研究结论进行了佐证,并且展开了相关的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品服务系统价值共创演化博弈分析
    胡有林, 韩庆兰
    2021 (6):  242-254. 
    摘要 ( 242 )   PDF(1358KB) ( 172 )  
    针对产品服务系统(PSS)的制造企业、用户企业双方动态合作与竞争策略选择问题,在构建PSS双方合作演化博弈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结合PSS全生命周期的特点,系统分析了非互信条件下的产品交付前阶段、互信条件下的产品交付后阶段的双方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双方合作的演化稳定策略存在与收益和成本密切相关的多种局部平衡,非互信条件下,双方很可能存在搭便车行为,将对后续合作产生消极影响;互信条件下,通过收益调节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搭便车的概率,却不能充分解释价值共创的内生机制。为此,通过对双方努力的成本、收益微观协同模型分析,发现在宏观收益调节与微观努力协同共同作用下,可以促成双方价值共创朝着可持续的协同合作演化。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计与财务管理
    民间金融对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廖冠民, 贾婧, 兰舒琳
    2021 (6):  255-269. 
    摘要 ( 258 )   PDF(1262KB) ( 143 )  
    本文主要研究民间金融对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基于企业所属地区的民间借贷平均规模度量民间金融发展水平,本文检验发现,民间金融可以缓解民营企业的投资不足现象,但并不会导致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当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或代理问题更严重时,民间金融对民营企业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更加显著;此外,当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较高或地区的社会资本水平较高时,民间金融对民营企业投资不足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民间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本文还利用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民间金融“阳光化”政策进行双重差分检验,实证结果保持不变。本文从民间金融的视角丰富了金融发展有用性的研究文献,也补充了民营企业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新证据,对民间金融“阳光化”政策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PO市场化改革:共识与分歧
    宋顺林
    2021 (6):  270-279. 
    摘要 ( 194 )   PDF(1284KB) ( 134 )  
    本文基于发行资格、发行定价和发行节奏三条主线,从制度变迁和文献回顾两个角度讨论IPO市场化改革的共识和分歧。文章发现如下:中国过去实施的渐进式IPO市场化改革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1)近年来,注册制改革进展缓慢;同时,核准制的问题日益突出。(2)监管层对定价市场化改革仍举棋不定,但文献上定价管制的弊大于利已成共识。(3)证监会对企业上市时机的控制,导致部分公司基本面受损且大量优质公司流向海外市场。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为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现阶段亟需快速、全面地推进IPO市场化改革。本文文末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金股利分配、投资效率与投资者回报
    奚玉芹, 金永红, 韩钰, 魏萌
    2021 (6):  280-293. 
    摘要 ( 291 )   PDF(1266KB) ( 140 )  
    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对公司利润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问题,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投资效率作为调节变量,并将投资效率分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两组,将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分为分红不足、分红适度和分红过度三组,分别研究了不同组合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与投资效率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投资者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投资不足的企业,分红过度和分红不足都会损害投资效率,并通过投资效率损失对投资者回报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分红适度才能使投资不足有所缓解;对投资过度的企业,分红不足会损害企业投资效率,并通过企业投资效率的调节作用,减少投资者长期回报,过度分红则会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并通过这种抑制行为的调节作用,提升投资者回报。本文研究结果对公司股利研究文献进行了补充,也对公司管理者制定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股利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考虑供应风险和产能约束的双源采购策略研究
    曾能民
    2021 (6):  294-305. 
    摘要 ( 240 )   PDF(1285KB) ( 204 )  
    在考虑供应风险和产能约束的情形下,研究了制造商需配置一个主供应商和一个后备供应商时的决策问题。建立了一个五阶段动态决策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求出了供应链各方的最优决策,并重点比较了两种供应商配置方案——低成本主供应商策略和高成本主供应商策略。研究发现,当低成本供应商的产能劣势较为明显时,制造商选择高成本主供应商策略;否则,制造商选择低成本主供应商策略。而且,高(低)成本主供应商策略占优的区间随供应风险和后备生产成本的增加而变大(小)。制造商最优的策略选择和社会福利最优之间存在扭曲,且后备生产成本的降低会使扭曲加剧,而供应风险的增加却使扭曲减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应商“强制性策略”的概念测量与作用机制:基于汽车行业的实证研究
    纪雪洪, 杨一翁
    2021 (6):  306-315. 
    摘要 ( 111 )   PDF(1294KB) ( 110 )  
    本文以汽车行业为例,探讨供应商与经销商发生渠道冲突以及它们关系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一个整合供应商目标、经销商目标、供应商“强制性策略”以及经销商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厂家实施“强制性策略”的主要原因在于“强制性策略”显著地正向影响供应商销售目标的实现,然而“强制性策略”对经销商经济绩效和经销商满意度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供应商“强制性策略”是造成渠道冲突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解决渠道冲突的主要途径是供应商转变其渠道策略,从以“强制性策略”为主转变为以“非强制性策略”为主,这需要供应商降低其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并从长远角度维护其与经销商的共同利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退款保证下存在体验店的O2O供应链权力结构模型
    龚治宇, 金亮
    2021 (6):  316-327. 
    摘要 ( 151 )   PDF(1488KB) ( 116 )  
    市场上存在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开辟了线下体验店的线上零售商,考虑零售商在体验店展示其线上渠道销售的产品,并向消费者提供退款保证服务,构建了分别由制造商或线上零售商主导以及二者均势三种情形下的权力结构模型,进而分析了体验店价值以及不同权力结构对消费者剩余和供应链均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验渠道的引入能够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到体验店体验产品和降低产品退货率,而消费者到体验店体验产品却不一定能够获得更高的消费者剩余;零售商开辟体验店存在可行条件,并取决于体验渠道成本,但制造商总是能够从体验渠道的引入中获利;制造商或线上零售商拥有的主导权能使其获得不平等的利润分配,也会对消费者剩余和供应链系统不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业务整合模型创新:以中国农批公司为例
    杨志华, 张希, 胡毅
    2021 (6):  328-339. 
    摘要 ( 246 )   PDF(1799KB) ( 207 )  
    业务整合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本文构建了一个可以指导中国供销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业务整合的模型,并为其顺利实施业务整合提供建议与策略支持。首先对一般化的业务整合进行分析,包括横向整合模型、纵向整合模型、跨界整合模型、股权化整合模型、平台化整合模型以及混合型整合模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批公司的业务整合工作流程,构建了一个适用于中国农批公司的基于“互联网+”的业务整合模型,并对互联网工具在公司业务流程重组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为中国农批公司有效开展业务整合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加工视角下制造业在位企业可持续商业模式演化研究——基于陕西鼓风机集团2001—2017的纵向案例
    鲁迪, 缪小明, 尚甜甜
    2021 (6):  340-352. 
    摘要 ( 218 )   PDF(2095KB) ( 203 )  
    近年来,可持续商业模式成为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作为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在位企业如何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双加工视角以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展开纵向案例分析,揭示了两种认知加工过程对在位企业实现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影响,并阐明在位企业可持续商业模式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分析式加工适合于较高动荡性或较高复杂性的环境,而启发式加工适合于动荡性和复杂性两者都高或都低的环境;(2)高层管理者借助分析式与启发式加工的时序性交互作用,促使在位企业可持续商业模式关注范围逐渐从自身扩展到用户,再到市场利害相关者,最终到非市场利害相关者;(3)在位企业可持续商业模式演化经历被动、反应、战略与前瞻四个阶段,逐步实现从传统商业模式创新到社会导向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再到技术导向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最后到组织导向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