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宪博. 西安兵工军民融合企业营销力研究[D]. 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2] 陈江. 基于顾客忠诚的军民整合企业品牌资产提升研究[D].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3] 尚涛. 军民融合企业技术积累、能力结构与持续成长机制研究——基于技术转移视角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32(18):109-113
[4] 黄桂田,李正全. 企业与市场:相关关系及其性质——一个基于回归古典的解析框架[J]. 经济研究, 2002,(1):72-79
[5] Miller T. E., Berger D. W. Totally Integrated Enterprises:A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 for Technology Improvement[M]. Boca Raton:CRC Press, 2001
[6] 黄朝峰,鞠晓生,纪建强,等. 军民融合何以能富国强军?——军民融合、分工演进与报酬递增[J]. 经济研究, 2017,(8):187-201
[7] 吕岩威,孙慧.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1):128-143
[8] 颜鹏飞,王兵.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 2004,(12):55-65
[9] 唐守廉,张艳秋. 我国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变动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6(3):59-65
[10] 熊国经,宗瑾.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上市军工企业技术效率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37(19):59-63
[11] 闫仲勇. 中国上市军工企业X效率实证分析[J]. 国防科技, 2010,31(1):33-42
[12] 张旭,侯乃聪,李存金. 军民融合的微观视角下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研究——基于SFA方法的上市企业实证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 2013,(3):96-100
[13] 王柏杰,李爱文. 军民融合企业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我国"十大军工集团"上市公司的证据[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36(23):67-73
[14] 罗仲伟,任国良,焦豪,等. 动态能力、技术范式转变与创新战略——基于腾讯微信"整合"与"迭代"微创新的纵向案例分析[J]. 管理世界, 2014,(8):152-168
[15] 徐万里,钱锡红,孙海法. 动态能力、微观能动主体与组织能力提升[J]. 经济管理, 2009,31(3):167-172
[16] Teece D. 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7):509-533
[17] 焦豪. 企业动态能力绩效机制及其多层次影响要素的实证研究[D].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18] 吴航. 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对Teece经典定义的思考[J]. 管理评论, 2016,28(3):76-83
[19] 弋亚群,李垣,刘益. 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及其对战略变化影响的理论框架[J]. 管理评论, 2006,18(10):30-34
[20] 邓少军. 高层管理者认知与企业动态能力演化[D].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21] Simons T., Pelled L. H., Smith K. A. Making Use of Difference:Diversity, Debate, and Decision Comprehensiveness in Top Management Tea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42(6):662-673
[22] 崔小雨,苏涛,陈春花. 高管团队异质性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一项Meta分析的检验[J]. 管理评论, 2018,30(9):152-163
[23] 黄越,杨乃定,张宸璐. 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以股权集中度为调节变量[J]. 管理评论, 2011,23(11):120-125
[24] 杨林. 高管团队异质性、企业所有制与创业战略导向——基于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34(9):159-171
[25] Mitchell R., Boyle B., Nicholas S., et al. Boundary Conditions of a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Decision Comprehensiveness and Performance:The Role of Functional and National Divers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69(8):2801-2811
[26] 唐德祥,李京文,孟卫东. R&D对技术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及其路径依赖——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方法(SFA)的经验分析[J]. 科研管理, 2008,29(2):115-121
[27] 陈晓红,李喜华,曹裕. 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30(4):91-98
[28] 任娟,陈圻.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28(21):80-86
[29] 韩清,朱平芳,郭蓉. 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J]. 统计研究, 2011,28(10):66-75
[30] 韩忠雪,崔建伟,王闪. 技术高管提升了企业技术效率吗?[J]. 科学学研究, 2014,32(4):559-568
[31] 朱有为,徐康宁. 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11):38-45
[32] 周立群,邓路. 企业所有权性质与研发效率——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高技术产业实证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 2009,31(4):70-75
[33] 彭峰,李燕萍. 技术转移方式、自主研发与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关系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34(5):44-52
[34] 徐向艺,徐宁. 控制权激励双重性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基于高科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12,(10):109-121
[35] 孙兆斌. 股权集中、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J]. 管理世界, 2006,(7):115-124
[36] 黄建山,李春米. 股权结构、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经济评论, 2009,(3):77-82
[37] 吕新军.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基于异质性随机边界模型的研究[J]. 管理评论, 2015,27(6):128-139
[38] 李娜. 股权结构视角下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D].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6
[39] 奚荣建. 环境不确定下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D]. 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7
[40] 田利辉,张伟. 政治关联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三大效应[J]. 经济研究, 2013,(11):71-86
[41] 张敏,张胜,申慧慧,等. 政治关联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 2010,22(11):143-153
[42] 张振. 国有军工企业军民融合问题研究[D].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8
[43] 朱浩,傅强,魏琪. 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经济发展技术效率实证分析[J]. 管理评论, 2015,27(11):11-20
[44] 李华晶,张玉利. 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例[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175(5):9-13
[45] 肖文,林高榜. 政府支持、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 2014,(4):71-80
[46] 吴延兵,米增渝. 创新、模仿与企业效率——来自制造业非国有企业的经验证据[J]. 中国社会科学, 2011,(4):77-94
[47] 牛泽东,张倩肖.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11):51-67
[48] Zschille M. Nonparametric Measures of Returns to Scale:An Application to German Water Supply[J]. Empirical Economics, 2014,47(3):1029-1053
[49] Biggs T., Shah M., Srivastave P.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Learning in African Enterprises[M]. Washington, D.C:World Bank, 1995
[50] Pantouvakis A., Vlachos I., Zervopoulos P. D. Market Orientation for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and the Inverted-U Moderation of Firm Size:Evidence from the Greek Shipp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7,165(1):705-720
[51] 姚洋,章奇. 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 经济研究, 2001,(10):13-19
[52] Battese G. E., Coelli T. J.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J]. Empirical Economics, 1995,20(2):325-332
[53] Altunbas Y., Chakravarty S. P. Frontier Cost Functions and Bank Efficiency[J]. Economics Letters, 2001,72(2):233-240
[54] 宋罡,徐勇.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中小企业技术效率[J]. 系统工程, 2013,31(2):77-83
[55] Coelli T. J. A Guide to FRONTIER Version 4.1:A Computer Program for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and Cost Function Estimation[R]. CEPA Working Papers, 1996
[56] 刘秀玲. 我国上市公司专利生产技术效率——基于7个行业405家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技术经济, 2012,31(7):40-46
[57] 李因果,何晓群. 面板数据聚类方法及应用[J]. 统计研究, 2010,27(9):73-79
[58] 詹鹏,王庚,鲍学云. 我国主要城市房价的面板数据聚类分析[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2,(3):14-22
[59] Ahuja G., Lampert C. M.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Large Corpor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ow Established Firms Create Breakthrough Invention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6-7):521-543
[60] 王萍萍,王毅. 知识单元特征对发明者知识组合行为的影响——知识网络的视角[J]. 经济管理, 2018,40(5):92-107
[61] 杜莹,刘立国.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 2002,(11):124-133
[62] 杜亚军,周亚平. 论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对中国部分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 2004,17(2):52-58
[63] 张铭慎,曾铮. 股权混合如何提高企业技术效率——基于竞争性行业上市企业的经验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18,(3):135-147
[64] 刘汉民,齐宇,解晓晴. 股权和控制权配置:从对等到非对等的逻辑——基于央属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 2018,(5):175-189
[65] Song J., Almeida P., Wu G. Learning-by-Hiring:When Is Mobility More Likely to Facilitate Interfirm Knowledge Transfer?[J]. Management Science, 2003,49(4):351-365
[66] Rocha V., Carneiro A., Varum C. Leaving Employment to Entrepreneurship:The Value of Co-worker Mobility in Pushed and Pulled-Driven Start-up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8,55(1):6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