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彦随,刘玉.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地理研究, 2010,29(1):35-42
[2] 桑兵. 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4] 张笑寒. 我国城乡关系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26(11):173-176
[5] Laurence J. C. M.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1949-2000: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J]. 2002,34(9):1545-1569
[6] 顾朝林. 转型发展与未来城市的思考[J]. 城市规划, 2011,35(11):23-34
[7] 杨森平,唐芬芬,吴栩.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的倒U关系研究[J]. 管理评论, 2015,27(11):3-10
[8] 樊纲. "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产业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3,14(2):12-13
[9] 陈波翀,郝寿义,杨兴宪.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J]. 地理学报, 2004,59(6):1068-1075
[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6
[11] 叶超,陈明星. 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及其启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34-39
[12] 张雨林. 论城乡一体化[J]. 社会学研究, 1988,(5):25-32
[13]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14] 李强. 社会分层十讲[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15] 吴丰华,韩文龙.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J]. 学术月刊, 2018,50(4):58-68
[16] 刘彦随,严镔,王艳飞. 新时期中国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与转型对策[J]. 经济地理, 2016,36(7):1-8
[17] 洪银兴. 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路径研究——长三角地区实践的理论思考[J]. 经济研究, 2007,(8):13-20
[18] 李雪松. 中国式分权、农业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动态分析[J]. 管理评论, 2013,25(5):51-59
[19] 冯健. 乡村重构:模式与创新[M]. 北京:商务出版社, 2012
[20] 袁镜身. 当代中国的乡村建设[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21] 房艳刚,刘继生.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J]. 地理学报, 2015,70(2):257-270
[22] Holmes J. Impulses Towards a Multifunctional Transition in Rural Australia:Gaps in the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6,22(2):142-160
[23] Holmes J. Impulses Towards a Multifunctional Transition in Rural Australia:Interpreting Regional Dynamics in Landscapes, Lifestyles and Livelihoods[J]. Landscape Research, 2008,33(2):211-223
[24] Woods M. Rural Geography:Processes, Responses and Experiences in Rural Restructuring[J]. Rural Geography Processes Responses & Experience, 2004,7(3):494-496
[25] 张泉.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6] 龙花楼,屠爽爽. 论乡村重构[J]. 地理学报, 2017,72(4):563-576
[27] 涂满娇,林善浪. 我国部分农村过疏化及其治理研究[J]. 发展研究, 2010,(11):33-35
[28] 李君,李小建. 河南中收入丘陵区村庄空心化微观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170-175
[29] 陈玉福,孙虎,刘彦随. 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J]. 地理学报, 2010,65(6):727-735
[30] 薛力. 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 城市规划, 2001,25(6):8-13
[31] 杨忍,刘彦随,龙花楼,等.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34(8):1019-1030
[32] 姜绍静,罗泮. 空心村问题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24(6):51-58
[33] 徐福英,马波.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27(5):79-82
[34] 宋凡金,王爱忠,王东强. 统筹城乡发展中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空心化治理[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36(5):755-759
[35] 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 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1,33(6):520-525
[36] 坚毅. 要素-结构-功能——唯物辩证法范畴立体化之八[J]. 学术研究, 1999,(7):18-21
[37] 郭东芳. 法的要素、结构、功能探析[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4(2):58-61
[38] 王晓明,谭杨,李仕明,等. 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企业商业模式研究[J]. 管理学报, 2010,7(7):976-981
[39] 毛基业,李高勇. 案列研究的"术"与"道"的反思——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3)综述[J]. 管理世界, 2014,(2):111-117
[40] 郭光磊.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6
[41] 刘士莉,吕吉. 干峪沟村山里寒舍[J]. 北京农业(实用技术), 2014,(8):50
[42] 王华,陈烈. 西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 经济地理, 2006,26(3):463-468
[43] 顾东东,杜海峰,王琦. 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测算与发现——基于河南省三个县市的比较[J]. 管理评论, 2018,30(3):240-247
[44] [美] 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45] 埃比尼泽·霍华德. 明日的田园城市[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46] Douglass M. A Regional Network Strategy for Reciprocal Rural-Urban Linkages:An Agenda for Policy Research with Reference to Indonesia[J]. Third World Planning Review, 1998,20(1):1-33
[47] 田毅鹏. 地域社会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以战后日本城乡"过密-过疏"问题研究为中心[J]. 社会学研究, 2012,27(5):184-203
[48]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9] 张京祥,姜克芳. 解析中国当前乡建热潮背后的资本逻辑[J]. 现代城市研究, 2016,31(10):2-8
[50] 湖南省城市经济学会,上海长江开发促进会. 湖南长沙浔龙河生态小镇发展道路研究——工商资本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浔龙河模式"[R]. 2017
[51] 张天洁,张璐,岳阳. 企业介入的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探讨——以天津蓟县西井峪村为例[J]. 城市规划, 2018,42(4):119-124
[52] 姜方炳. "乡贤回归":城乡循环修复与精英结构再造——以改革开放40年的城乡关系变迁为分析背景[J]. 浙江社会科学, 2018,(10):7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