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小龙. 产品之上的世界观[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81107b0102uzc4.html,2014-08-14 
[2] 周鸿祎. 极致产品[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8 
[3] 马化腾. 2018年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演讲[EB/OL]. https://www.sohu.com/a/228049676_100122282,2018-04-13 
[4] 伊斯梅尔,马隆,范吉斯特著,苏健译. 指数型组织[M].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5] Priem R. L., Li S., Carr J. C. Insights and New Directions from Demand-Side Approaches to Technology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38(1):346-374 
[6] Tantalo C. P., Priem R. L. Value Creation through Stakeholder Synerg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6,37(2):314-329 
[7] 简兆权,令狐克睿,李雷. 价值共创研究的演进与展望——从"顾客体验"到"服务生态系统"视角[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38(9):3-20 
[8] 魏炜,朱武祥,林桂平. 基于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的商业模式理论[J]. 管理世界, 2012,(12):125-131 
[9] 王建国. 1P理论:第三方买单的商业模式与模式营销[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10] Amit R., Zott C. Creating Value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12,53(2):41-49 
[11] 冯雪飞,董大海. 商业模式创新中顾客价值主张影响因素的三棱锥模型——基于传统企业的多案例探索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36(9):138-147 
[12] 廖建文,施德俊. 从"连接"到"联结":商业关系的重构,竞争优势的重建[J]. 清华管理评论, 2014,(9):22-36 
[13] 罗珉,李亮宇.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15,(1):95-107 
[14] 卜庆娟,金永生,李朝辉. 互动一定创造价值吗?——顾客价值共创互动行为对顾客价值的影响[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38(9):21-37 
[15] 胡有林,韩庆兰. 顾客参与对产品服务系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产品与服务组合的调节分析[J]. 管理评论, 2018,30(12):76-88 
[16] 武文珍,陈启杰. 基于共创价值视角的顾客参与行为对其满意和行为意向的影响[J]. 管理评论, 2017,29(9):167-180 
[17] 郑凯,王新新. 互联网条件下顾客独立创造价值理论研究综述[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37(5):14-24 
[18] 江积海,李琴. 平台型商业模式创新中连接属性影响价值共创的内在机理——Airbnb的案例研究[J]. 管理评论, 2016,28(7):252-260 
[19] 杨学成,涂科. 出行共享中的用户价值共创机理——基于优步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 2017,(8):154-169 
[20] Osterwalder A.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M]. Europe, Amsterdam:Privately Published, 2009 
[21] 科特勒,卡塔加雅,塞蒂亚万著,王赛译. 营销革命4.0:从传统到数字[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22] 奥斯特瓦德,皮尼厄,贝尔纳达,等著,余锋,曾新建,李芳芳译. 价值主张设计:如何构建商业模式最重要的环节[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23] 涂剑波,陈小桂. 用户与用户的互动、共创用户体验和用户共创价值的关系——以非交易类虚拟社区为例[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28(5):942-948 
[24] 派恩,吉尔摩著,毕崇毅译. 体验经济[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25] 陆亚东,孙金云. 复合基础观的动因及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J]. 管理世界, 2014,(7):93-106 
[26] 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10):135-146 
[27] 王钦.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管理变革:影响、反思和展望[J]. 经济管理, 2014,(12):176-185 
[28] 刘林青,雷昊,谭力文. 从商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以苹果公司为例[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9):57-66 
[29] 赵振. "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15,(10):146-160 
[30] 刘向东,陈成漳.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价值网构建——基于某网络公司的案例分析[J]. 经济管理, 2016,(9):47-60 
[30] Lee D., Hosanagar K., Nair H. S. Advertising Content and Consumer Engagement on Social Media:Evidence from Facebook[J]. Management Science, 2018,64(11):5105-5131 
[32] 陈威如,余卓轩. 平台战略[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33] Zhang X. Z., Liu J. J., Xu Z. W. Tencent and Facebook Data Validate Metcalfe's Law[J].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30(2):246-251 
[34] 吴超,饶佳艺,乔晗,等. 基于社群经济的自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罗辑思维"案例[J]. 管理评论, 2017,29(4):255-263 
[35] 吴晓波. 腾讯传[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36] 罗仲伟,任国良,焦豪,等. 动态能力、技术范式转变与创新战略——基于腾讯微信"整合"与"迭代"微创新的纵向案例分析[J]. 管理世界, 2014,(8):152-168 
[37] 黄天文. 引爆用户增长[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38] 张生太,金丹. 移动社交网络微信的发展及潜在价值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7(2):1-7 
[39] 唐方成,蒋沂桐. 虚拟品牌社区中顾客价值共创行为研究[J]. 管理评论, 2018,30(12):133-143 
[40] 梁宁. 产品思维30讲[EB/OL]. http://www.west.cn/cms/site/case/2018-08-19/44190.html,2018-08-19 
[41] 张小龙. 2019年微信公开课[EB/OL]. http://finance.ifeng.com/a/20190110/16675186_0.shtml,2019-01-10  |